姓名中的文化内涵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人都有姓名。正如著名学者饶宗颐曾说过的那样:“人是历史舞台上的角色,人名是他们的标志,离开了人名,一部二十四史,真是无从说起。”
  名字与姓氏构成了中国人的姓名。最初姓名的来源有图腾崇拜,也有因地名而产生的。姓氏的产生演变史就是一部早期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历史。
  相较于今天的“姓、名”而言,古代中国大致包括“姓、氏、名、字、号”,构成复杂,内涵也多。在起名的时间、负责起名的人、起名涵义等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大体上,古代中国人的姓名具有如下四大类内涵:一、对于自然的热爱;二、对富贵吉祥的追求;三、对健康长寿的渴望;四、对理想志向的体现。折射出取名的长辈对后代的美好期冀。
  早在春秋时期,鲁国大夫申繻便提出起名五原则。在具体选字方面他说:“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汉代取名流行单字,尊老、身份、德行一类敬谦美辞往往成为首选。姓名中用单字被看做是合乎礼数的标准做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因宗教影响,姓名中用“之”字的做法风靡,且打破了父子长幼间用字避讳,名字中出现同字现象,如王羲之、王献之等。
  唐宋以后,人们起名尽量考虑稳当、平安,以免引起歧义。如明永乐年间,有名叫孙曰恭的学子参加廷试获第一名,明成祖朱棣觉得“曰”“恭”二字加起来像“暴”字,便取消其状元身份,改为榜眼。
  总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除了数不清的历史遗存外,姓名这种特殊符号也在生动具体地体现着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价值观,承载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精气神。 王博
当前:A3(2017年03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