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笔记的旧时光
张懿鸣(江西)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上学时,老师的这句话成了我们手抄笔记的重要缘由。
  笔记,顾名思义,用笔来记录。这是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元末明初文学家、政治家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道:“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学习之刻苦、抄录之辛苦可见一斑。
  抄笔记的时光是美好的。我上学的时候,教辅资料少之又少,手抄成了积累资料的主要方式。我仍清晰记得,从三年级起,老师经常把翻得卷边的试题集交给我,让我利用中午或下午放学时间在黑板上进行抄录。接下这个美差后,我时常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中,在黑板上“秀”自己的“书法”,我一边抄一边思考解题的办法。我因为已在黑板上抄过一次题,于是老师特许我只用在本子上写下答案,不用再抄题。在黑板上抄题的时候,我已经将解题思路在心里打下了腹稿,所以我做作业的速度也很快。通常是黑板上的题抄完,我本子上的题解也出来了。这种学习方式一直伴随着我度过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三年,后来在中专里仍然持续过一段时间。
  书写笔记是痛苦伴随着快乐。痛苦的是,长久的抄写动作会让手指僵硬、腰酸眼麻;快乐的是,知识一点点在积累和增加,字也会越写越好。有的同学善于归纳和总结,笔记记得条理清晰,提纲挈领一目了然。而不会记的人抓不住重点,不仅起不到学习的效果,还累得够呛。有的同学把笔记做得很有“想法”,他们不仅把笔记当成了练字的练习场,还别出心裁地搞出了手抄报的模样,添加了一些有意思的插图。
  读书贵有恒,读书贵有法。我习惯从笔记中找出规律,如经常把一些知识点画成草图或树形结构图,将关键字嵌入其中。而有些概念就编一些符号和字母公式予以代替,对于很多不好理解的复杂问题,有时自己也会编一个故事来理解记忆。通过笔记,我整理了思路,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更重要的是锤炼了意志,形成了好的习惯,拓展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可以说,理解性记忆一直伴随着我学习的全过程。通过笔记,书最后是越读越薄——我只需要将关键章节和事件串联,便能复习整本书的知识,而我的理解能力则是越来越强。
  当然,最有意思的还是莫过于“晒”笔记。那时的“晒”不同于今天的手机和电脑上的“晒”。笔记作为很私密的学习产品,只在特定的同学和朋友圈里“晒”。而学生时代,同学们更以能阅读到“学霸”的笔记为荣。有些“学霸”在回收笔记时还会收到含情脉脉的异性写的纸条,或许这也是青春的特殊记忆吧。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我参加工作后,也会抄抄学习资料,那看似简单地抄,其实是二次记忆和思考的过程。别小看这一抄,不仅加深了记忆,更是对知识的温习,是知识的二次消化和吸收。尽管时代发展,电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但手抄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在我看来永不过时,永远有它的独特生命力——
  手抄笔记是思维与书本知识的亲密接触和秘密对话,其貌不扬的笔记会让你受益匪浅,并不断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多少年后,当时光褪去了青春的韶华,再翻开那些泛黄的纸张,回忆那些一笔一划写出的文字,你会感到惬意!
当前:B3(2017年03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