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宜按四个阶段设计建设
王 廉
       特色小镇建设开启了乡村城镇化时代,是城市主导发展迈向全域全覆盖城镇化的里程碑,也是城市化红利转向乡村的拐点。
  基于此,笔者认为特色小镇不仅在形态、内涵、方式上要特,更要符合“常态”:满足就业、旅游、创业、宜居等功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中的特色城镇打造,经历了常态的工业和商贸业立镇、产城合一,今天更发展到城镇综合体到城乡田园综合体的“新常态”(相对前者),这一“常态”与“新常态”的演变过程,是城镇化从工商业兴城转变为服务业引领。也可以说中国需要成千上万个特色产城游社、非行政化特色小镇支撑区域与城镇化建设,从而使更多的人享受到城镇化生活。
  那么,我国应该发展怎样的特色小镇呢?据研究表明,特色小镇的发展,是基于二三产业兴起的“普遍城市化”,以及一二三线城市主导的“大中城市的城市化”两个阶段,是从普遍城市化、专业镇,再到特色小镇的演进过程。只不过这一过程将跨越行政区划小镇到社区式小镇,形成全覆盖趋势,并以产城游社融合广泛推进,是大中城市郊区化、中小城市社区化、乡村产业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探索与思考的问题,但有一点是需引起高度重视的,那就是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汲取国外发展特色小镇的经验教训,在特色小镇建设数量上不宜太多太少,并要密切关注并防止产业同质化现象,避免人口少、产业空心化两个硬伤,从而实现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还要注意特色小镇的设计建设。具体而言,特色小镇的“品种多样”,前途不应只在“特”上,还应在“色”上,这个“色”就是产业色彩、文化色彩与竞争性项目长效特色。一般特色小镇可以从特色到主题发展阶段即可,五分之一或十分之一的特色小镇则可以按四个阶段来进行设计和建设。第一阶段是行业优选。光有“特”只是迈入城镇形态与产业行业初级阶段,所以要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小镇,就必须确立其发展主题。第二阶段,是打造竞争力项目。我们说主题小镇是特色小镇成长的立业阶段,还需有竞争力强的项目和运作能力,以避免特色小镇发展成“空中楼阁”。第三阶段是个性小镇打造。个性小镇是差异化竞争的关键,至少需要有十年以上的项目设计建设对标,其竞争项目应该有十年以上的收益预期。第四阶段就是平台小镇打造,其目标是打造话语权。这个阶段是特色小镇最具文化培育难度的,也是最难的。因此,特色小镇建设应该按照成长规律一步一步推进,分阶段打造。
  进言之,发展建设特色小镇,是不太可能速成的。因为特色小镇是城市化进程中,从大中城市主导转向城镇乡村即产城乡游社融合主导,是城镇化转折转型时期,策划、开发、建设都要有建设田园新城的耐心和精准设计,否则则会功亏一篑。
       (作者单位:广州泛珠城市发展研究院)
当前:B2(2017年06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