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激发德行力量
——陕西省汉中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综述
孙瑜
       自去年3月以来,陕西省汉中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联合在全市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激发德行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从氛围营造、主题确定、活动策划全方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融入课堂、融入校园。
       注重顶层设计
       坚持分类推进
       该市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分别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重点和道德实践活动,即:在小学以“用童话故事人物代言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征集选取童话故事中有关“敬业”“诚信”“友善”等方面的优秀代表和先进事迹,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基本内容,引导小学生“记住要求”。在初中以“用经典名句解读核心价值观”为主题通过语文课、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辩论会等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精髓,引导初中学生“心有榜样”。在高中以“做最美文章诠释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组织开展征文、演讲、朗诵比赛、交流分享会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要义,引导学生通过听、读、看、作等多种形式“从我做起”。
       利用校园文化
       营造学习氛围
  各中小学校按照“环境育人”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构建健康和谐文化的校园氛围。利用多媒体LED显示屏进行宣传,在校园内滚动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让全校学生熟知于心。通过黑板报宣传栏营造积极的班级舆论氛围,并要求学生从自我做起,宣扬爱国、爱家、尊师长、孝父母、明礼仪、讲诚信、晓善恶、懂荣辱的道德观。在小学,按照“用童话故事人物代言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利用宣传牌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基本含义。在初中,以“用经典名句解读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制作悬挂宣传仁、义、礼、智、信的中华传统经典名句,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与引导。
       开展教育活动
       提升活动内涵
       组织学生通过开展“讲故事,树典型”的故事分享会,让学生们在“学与做”中创新实践,感受知识,铸造人生。各中学充分利用开学典礼、法制教育第一课、国旗下讲话等契机,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围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举行中华经典诵读、传统诗会等主题活动,以及围绕儿童节、建党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童心向党”歌咏比赛、“向国旗敬礼”“网上祭英烈”、优秀童谣传唱等活动,不断深化“我的中国梦” 教育主题。
  此外,汉台、略阳等地还先后举办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当文明高中学生”系列主题活动,加深了学生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城固一中、二中的学生文学社更是专门出版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文学刊物,使“24字”不但被大家熟知熟记,更深入心灵,成为思考人生的起点。
       坚持课程渗透
       拓宽教育渠道

  该市充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使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城固县集灵小学从语文课本中选取了12个课文故事进行系统讲授,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课程。汉台区中山街小学自主编写了《传承文明,崇德向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教材》,在教学中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提升学生文明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洋县更是把“道德讲堂”搬上讲台,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讲堂活动3000多场次,师生、家长5万余人聆听报告,并投资30万元建成中小学道德讲堂展播厅,确保“周周有主题、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把道德讲堂作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当前:二版(2017年07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