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幼儿的天性,音乐教育不仅是让幼儿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经过多年的音乐教育实践,我深深感到发挥音乐教育特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幼儿音乐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问题。
●培养音乐兴趣是关键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就必须使幼儿对音乐感兴趣,教师应对幼儿进行全面的培养。在选取音乐内容时应该选用有表现力有活力的音乐,这样有利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加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应该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把被动教学转换为幼儿主动学习,释放幼儿的真实感情,在音乐教学中不应该只是把传授教材内容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而忽略了幼儿的真实感受,应该针对幼儿的自身特征,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这样既可以培养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激发了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推进了幼儿的智力开发。
●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
首先,我们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在幼儿听完一首乐曲后,教师应及时鼓励幼儿讲讲自己的感受。这样,既增加了幼儿表达的机会,又满足了他们表达的愿望,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能力。其次,要把握好尺度,即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要正确处理好音乐与语言的关系。再次,要做到有机结合,要努力将发展语言能力有机地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如:欣赏二胡曲"赛马"使幼儿初步感受了音乐所表达的节日赛马的欢快,让幼儿根据音乐进行自编故事,互相讲述,这就给幼儿创造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和说话的语境,幼儿可以凭借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编出自己喜欢的小故事。这使幼儿享受到了表现自我的乐趣,同时发展了幼儿的语言。
●音乐教育和心理教育统一起来
第一,强化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主动寻找音乐教育中蕴含的心理教育意义,积极尝试把二者统一于一个教育过程当中。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音乐修养,提高自身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更好地引导儿童感受音乐。第二,丰富教师音乐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识,具备为每一个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音乐创造力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新时期的幼儿音乐教学中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摆脱传统音乐课堂的单一乏味,采用独特先进的教学方法,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在现代音乐教学中经常采用奥尔夫教学法,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对节奏的掌握。不断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使幼儿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对开发幼儿的智力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音乐是美好的、激活想象的艺术,我们要使幼儿在生活中得到潜移默化美的熏陶,让幼儿真正成为音乐活动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