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治堵放大招!成都面向全市征集百万“电子警察”——
文明交通开启“众治”模式
本报记者 胡桂芳 庄歌尔

        上班高峰期,有人在前方恶意“别车”,让原本拥堵的路况变得更糟糕;外出旅游时发现有人把车停在应急车道上酣睡,将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置之不顾;人行横道上红灯闪烁,三五市民相伴通过,让过往的车辆躲闪不及……市民这些“添堵”的行为,明明令人很恼火却拿它们没有办法。
        然而,这些情况从今年7月底起大有改观。7月23日,由成都交警推出的“蓉e行”交通众治公益联盟平台正式上线,并向全市征集“百万电子警察”。这意味着,从今往后,如果市民发现有人占用公交车道、占用应急车道、随意变道、掉头、车窗抛物、占用非机动车道、闯红灯、遮挡号牌、开车玩手机、不礼让行人,或发现有交通安全设置损坏,或行人违法出行,都可以拿起手机,立刻举报,并可以获得相应的公益积分。


        “蓉e行”四大功能     
        举报突出交通违法   报告交通设施问题
        谏言交通管理良策   主动停驶少用私车


        ?如何加入“蓉e行” 
        市民可通过关注成都交警微信号,登录“蓉e行”交通众治公益联盟用户界面,填写本人真实姓名、手机号,通过认证后,即可加入“百万电子警察”行列。


        7月21日,在位于成都暑袜南街和上东大街段的交叉路口,一辆私家车停在人行横道上。

        新闻链接
        今年6月,成都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实施“成都治堵十条”推进科学治堵工作方案》。成都“治堵十条”分别是:
        1.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升智能交通管理水平;2. 构建智慧交通管理体系,推动共享交通新业态有序发展;3. 构建快速轨道交通、地面常规公交和城市慢行交通绿色交通体系;4. 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路网体系;5. 强化静态交通管理,加强停车供给和需求管理;6. 强化占道施工监督管理,有效管控占道施工行为,推广非开挖技术,减少工程施工对交通出行的影响;7. 开展地方立法,完善符合特大城市发展规律、适应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道路交通管理地方法规体系;8. 实施交通综合治理,加快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9. 集中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从严治理“七乱”等交通违法行为;10. 精细优化城市交通组织设计,科学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提升路网资源使用效率。


        记者    体验
        举报获得的积分可兑换小物品
        7月26日,“蓉e行”公众号正式上线的第四天。上午10点08分,记者行经位于光华大道一段和光华东三段的交叉口时,发现六七名市民闯红灯,便用手机随手拍下了这一幕。
        拍完图片,记者打开微信里关注的“成都交警”微信号,登陆“蓉e行”交通众治公益联盟用户界面,填写了真实姓名和手机号码,顺利通过注册认证,成为“蓉e行”交通众治联盟用户并获得了25个积分。随即,记者返回“蓉e行”主页,打开“违法举报”页面点击“行人违法”,填写了违法地点、类型、时间后,上传了图片,并点击确认举报。大约一分钟的时间,手机便收到了系统发来的“操作成功”的信息。从拍照、注册到举报完成,大约用了6分钟。
        下午2点41分,记者又收到了一条来自“成都交警”微信号发来的信息:“您举报的‘行人违法’交通违法线索已受理登记,成都交警将推送至交通违法曝光台公示。根据‘蓉e行’交通众治公益行动积分规则,您获得了5分积分。”此时,记者再次登陆“蓉e行”用户界面的“个人中心”显示已有30个积分。随后,记者在主页面用5个积分兑换了一张摩拜单车6元骑行券。
        “市民在提交举报后,会在两天内收到是否受理成功的通知。”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宣传处民警刘杨杰告诉记者,若受理成功,市民将会获得相应的积分。市民可以用积分在入驻“蓉e行”现有的18家商家中的任意一家兑换物品。
        此外,刘杨杰还提醒广大市民注意,举报的交通违法应为成都市范围内道路上出现的机动车突出交通违法行为,拍摄的内容应当清晰地反映交通违法车辆号牌、车辆外观、违法事实以及道路上的标志标线、标志性建筑、道路名称等,除此之外,拍摄的视频文件大小不要超过50M。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截至7月28日上午10点,交管部门共收到1213个举报,成功受理612起。


        违法    惩罚
        首批“蓉e行”违法车主接受现场处罚
        “以后一定严格遵守交通秩序,共同打造文明有序的交通环境。”市民钱女士面对记者如是说。7月27日上午,成都交警六分局对首批“蓉e行”被举报违法的4名车主分别进行了200元罚款及6分扣罚的现场处罚。钱女士是这4名车主中的一位。
        在“蓉e行”用户所提供的行车记录仪视频中,记者看到:7月25日上午7点25分,科华南路与世纪城交汇处,停止线前方一辆黑色私家车与右侧一辆绿皮出租车闯红灯先后左转驶离。两车开出一段距离后,视频显示,最前方另有三辆车已经抢先左转闯红灯。
        这段视频是被市民于7月25日12点50分上传至“蓉e行”平台,警方随后对其进行了确认,并于26日晚对五位车主进行了口头传唤。27日上午,来到现场的四位被举报人中,包括2位私家车车主和2位出租车车主。然而,在接到口头传唤后,仍有一辆车牌为川AW09X1的宝马车车主未来到现场。成都市交通管理局第六分局民警康佳伟表示,若车主迟迟不到交管局接受处罚,后期将停办其所有便捷化的社会交管业务,相关的交管业务只能到分局办理。
        “除了接受交管局的处罚外,公司将对违法的司机给予停业一天的处罚,并要求其学习相关交通安全知识。”成都某出租车公司的相关负责人陈洪告诉记者,两位出租车车主此次闯红灯的行为,还将被公司纳入年度考核并扣除其7月份的安全奖。
        采访中,康佳伟介绍,市民举报的视频一旦审核通过,交警将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将违法时间、违法行为等信息发送给违法司机,并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相应的处罚。


        民警    解读
        多方参与科学治堵实现共赢共享
        7月23日,在“蓉e行”交通众治公益联盟平台上线仪式上,成都市公安局副局长、市交管局局长李文胜表示,组建“蓉e行”交通众治公益联盟,是“成都治堵十条”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是发动企业、鼓励市民积极参与,运用“互联网+”技术推进科学治堵工作的创新,实现城市交通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举报人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故意恶意举报。”采访中,刘杨杰告诉记者,对借举报之名敲诈被举报人,骗取奖励积分或者影响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公正执法的,将扣除10倍积分并记入个人诚信记录,并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举报突出交通违法”是“蓉e行”的四大功能之一。此外,“蓉e行”还有报告交通设施问题、谏言交通管理良策、引导车主主动停驶少用私车等功能。
        “成都车主在非尾号限行日内(包括周末),可以通过‘蓉e行’平台申请私家车停驶申报。只要申报成功并在申报的日期内遵守了约定,将获得“蓉e行”平台10个积分的奖励。”7月26日,刘杨杰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蓉e行”的“主动停驶少用私车”这一功能,并呼吁市民绿色低碳出行。而对于私家车停驶申报后经核查有出行记录的,车主将被纳入个人诚信记录。
        “道路的有序畅通关乎千千万万个交通参与者的切身利益,希望更多人加入‘百万电子警察’,共创文明有序的交通环境。”成都知名交警栏目主持人谭乔如是说。

当前:A1(2017年08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