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明打造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供电公司文明创建工作的“六维”风采
朱乔明 张锦杰

       弯弯沱江,从两岸葱茏中蜿蜒而过,漫滩丘谷之间闪烁着灼灼金光。穿越时光的河流,回到2001年——在西部大开发的旗帜下,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供电公司正式成立。十多年来,国网资阳供电公司全体干部员工团结拼搏,开拓创新,艰苦奋斗,肩负起资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能源保障重任,奔流不息的沱江水,见证了他们为助推资阳这座川中腹地新型城市步入发展快车道作出的贡献。
  自2015年2月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单位以来,公司更是坚持以全国文明单位的标准继续强化建设,秉持“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的理念,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积极开展“红细胞”工程建设,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多维度发力引领全市文明风尚,勇当全市文明单位标兵,为资阳市打造出了一张闪闪发光的文明名片,在推进资阳的文明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网资阳供电公司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放在重中之重,持之以恒,上下同心,强力推进文明建设。如今,公司文明之花朵朵绽放,建设成就硕果累累,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四川省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四川省企业信息化建设十佳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红细胞”突击队力促农网改造工程完美“收官”

公司220千伏孙家坝变电站GIS改造工程

“这城市有爱”宣传画

“红细胞”暖冬行动为返乡农民工家里挂上喜庆灯笼

党员服务队现场抢修

 

       创建维度之一

       加强力度

       重视教育,党建引领提升素质水平

       核心提示:全国文明单位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使国网资阳供电公司全体员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应时刻以更高更严的标准要求自己,加强学习、深化认识、筑牢思想堡垒。因此,公司始终以思想教育为基本工作方针,常态化抓思想建设,形成了人人争当先锋、事事皆学模范的良好氛围。

 

       确立抓手坚定政治方向。公司党委把提升员工思想政治水平作为创建工作第一位的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创建工作的根本抓手。将“互联网+”融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充分利用内网与微信等平台,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三会一课”为抓手,坚持学与做两手抓,实现学与做一体化。
  践行标准发挥示范作用。引导党员认真践行“四讲四有”要求,争做合格党员,“红细胞”示范岗、责任区、突击队在农配网建设、战高温保电战役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积极开展“三亮三比”“重温入党誓词”等党员主题活动,深入推进电网先锋党支部建设,公司党员服务队被评为“国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服务队”,雁江公司员工李佳铭获得“国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结合调研提升综合素质。根据电力体制改革、“子改分”、“成资一体化”等重点工作,结合实际,认真做好员工思想动态分析。编制形势任务宣传提纲,坚持中心组学习“五个一”制度有效推进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和读书活动,公司领导及中层干部认真开展理论调研并撰写调研文章。以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为着力点,坚持开展员工关爱活动,结合公司“红细胞”大讲堂活动,扎实推进“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的活动,倡导每一位员工提升文化修养,强化业务技能,助力精神文明建设。
  选树典型引领道德风尚。开展“文明员工”“文明家庭”“文明班(站所)”“红细胞”月度明星等评选活动,积极参与上级公司组织的寻找“最美员工”等活动,大力宣传推荐“川电工匠”“感动川电”员工及四川省“岗位学雷锋先进集体和敬业标兵”、全省“最美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及项目等先进典型,坚持常态化推荐“四川好人”“中国好人”,雁江公司员工蒋小康被评为四川省第五届 “道德模范”、第四届“感动资阳”十大人物。2016年,资阳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会在公司召开,全市100余名政工干部参观了公司“红细胞”文化长廊,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资阳市委的肯定和认可。

 

       创建维度之二
       挖掘深度
       把握核心,健全机制保障文明创建

  核心提示:正确的规划、健全的机制、完善的格局,是企业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为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国网资阳供电公司积极建立健全机制,统筹完善工作结构,确保文明建设工作整体有序推进。

 

       科学制定工作规划。公司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党委开展党建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系统策划,着力突出问题导向,将企业改革发展和日常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主动融入中心,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形成团结一致、分工协作、干事干净的良好作风。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定“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创建办公室积极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干部员工全员参与”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责任到人。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写进年度重点工作报告,列入重点工作月历。每年总结当年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
  全面统筹工作格局。统筹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做到人群上全覆盖,努力使文明创建成为全公司干部员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按照全国文明单位测评体系,结合省文明创建常态化管理系统的运行使用,促进公司“红细胞”工程进一步规范文明建设日常活动,勇于创新方式。

 

       创建维度之三
       发展高度
       立足根本,推进建设凸显央企本色

       核心提示:作为中央企业、公用事业企业和电力能源保障企业,国网资阳供电公司始终将保障地方经济发展作为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践行“四个服务”企业宗旨,坚持“你用电,我用心”,全力保障用电需求。如今,坚实的电网保障已将电力文明送至资阳的千家万户。

 

       确立目标支撑电力发展。为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顺利实施,公司于2009年启动了资阳电网“十年三步走”战略规划,提出“两年打基础,三年大跨越”的奋斗目标,先后建成并投运了雁江天星、乐至文峰、简阳普安、海鸣等220千伏变电站,逐步实现了220千伏双环网结构。2010年6月,资阳第一座500千伏变电站成功建成投运,实现了资阳500千伏变电站“0”的突破,彻底解决了资阳能源要素供给不稳、后续不足的问题。2016年10月,资阳—铜梁500千伏双回线路和雅安—眉山—资阳500千伏双回线路建设正式启动,该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四川省富裕水电外送的重要通道,对建成四川清洁能源强省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全面推进落实电网改善。公司着力提高农村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全面实施农网完善工程、“户户通电”工程、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农网升级工程建设,农村供电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用电实现统一同网同价。此外,努力构建 “一口对外、流程精简、协同高效、全程管控、智能互动”的统一供电服务模式,实施“业扩报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业务办理时间平均缩短3个工作日,低压客户“免填单”、社区服务经理制、人工智能机器人服务等便民措施深得市民喜爱。
  资源共享勇挑社会担当。公司先后与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政府签订关于加快推进电网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政企合作,提升各区县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在此基础上,公司与资阳市质监局、中国移动资阳分公司等十余家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实现了业务互通,共同提升。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成都地铁18号资阳线、蓉昆高铁等骨干路网推进有力;资阳口腔装备材料产业“一基地五中心”项目推进迅速……新一轮的发展浪潮,给公司带来了新任务、高要求。为全力保障各项目顺利实施,公司因地制宜制订工作计划,并在各种抢险救灾任务中经受住了重重考验,还顺利完成了奥运保电、世博期间保电、资阳市重大政治经济活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保电任务,赢得了政府的信任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彰显了国家电网关键时刻勇于担当的央企本色。

 

       创建维度之四
       延伸广度
       树立形象,良好服务铸就文明窗口

       核心提示:全国文明单位的每一位员工,都是一个传播企业文明风采的窗口。为使文明创建工作真正惠及人民,国网资阳供电公司坚持加强服务管理,强调服务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连续4年取得资阳市公共服务业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第一名。

 

       优质服务持续提升。持续提升供电服务品质,加快低电压治理,推行社区经理制便民措施,简化压缩用电业务流程,建成城市“十分钟交费圈”,实现农村“村村有交费点”。全面推广掌上电力APP,实现网上远程购电,全力打造快速抢修队伍,居民用电更加便捷、智能。主动服务政府工作大局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开展电网升级改造,降低工商业用户成本,有效助推经济发展。
  常态监督行风建设。建立行风监督常态机制,持续抓好行风建设。坚持内外监督相结合,通过内部明察暗访,邀请行风监督员检查,运用监控平台开展远程暗访等形式,着力规范服务行为。坚持优质服务指标周通报、季分析制,加大问责力度。大力开展优质服务大讨论活动,组织学习优质服务相关规定,分析排查业务问题,不断提升员工的主动服务和履责意识,增进社会沟通理解,公司行风建设在资阳市“万人评风”活动中一直名列前茅。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公司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服从市委、市政府扶贫攻坚战略部署,通过电网改造、供电网络优化等方式帮助82个贫困村脱贫;搭建电力扶贫服务平台,实施专业技能帮扶、常态扶贫帮困和特殊案例帮扶行动,受益群众达219792人次。以“红细胞”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1+N”民生改善行动,“红细胞”志愿者走进100所校园、100家企业、236家福利院(敬老院)和村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帮贫济困、安全用电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助力“美丽怡然资阳”建设。

 

       创建维度之五
       提升温度
       关注民生,“红细胞”工程打造城市品牌

       核心提示:国网资阳供电公司始终关注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服务理念与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相衔接,公司党建品牌项目“红细胞”工程的应用落地,使公司的社会责任理念温暖了更多的人,“红细胞”志愿服务联盟公益项目荣获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诸多荣誉。

 

      围绕工作助力公益事业。以关心群众的困难和需求为出发点,2013年4月,公司立足企业工作性质启动了“红细胞”工程,畅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过“红细胞”工程,公司架起了与城市客户、农村客户及员工的“连心桥”,树立了国家电网的良好形象,充分发挥了国家电网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持续发力推动志愿服务。公司不断创新思路、探索途径,连年开展“红细胞”暖冬行动,针对返乡务工人员、低保五保户等特殊群体,深入开展电网升级改造和隐患排查、安全用电检查和服务、预约用电上门服务、设立电力便民服务宣传点、提供24小时购电服务、新春送温暖送祝福、新春送文化下乡等系列活动;推进安全用电村建设,在全市建成10个“安全用电村”,进一步规范农村用电秩序,降低农村安全用电风险,提高群众安全用电意识,构建和谐的供用电环境;在全市范围内237家福利院、敬老院开展用电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行动,累计服务老人3390余人次;创新性开展“红细胞”志愿者“进校园0公里志愿关爱行动”,对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用电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排查安全隐患211处,建立10个校园“红细胞”爱心书屋。
   联盟合力传递社会温暖。2015年,资阳市委宣传部与国网资阳供电公司以“红细胞”工程为起点和基础,整合资阳市其它企业和部门的公益资源,联合了全市22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资阳市学雷锋“红细胞”志愿服务联盟,针对文明城市创建、精准扶贫、关爱社会困难群体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形成了基于“互联网+”的“红细胞”志愿服务联盟新模式,实现共建微公益团队,共创信息共享平台,共同传递温暖力量,共促联盟互动合作,开创了“四共一体,携手前行”的生动局面,将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带上了一个新高度,创造了公司发展良好的社会环境,让社会责任实践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截至目前,资阳市各区县“红细胞”志愿服务联盟单位已达78家,志愿者人数近8万人。

 

       创建维度之六
       拓展厚度
       深植文化,传承经典构筑精神家园

       核心提示:传承文化就是弘扬美德,国网资阳供电公司高度重视道德讲堂建设工作,大力倡导尊老爱幼、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等中华民族的高尚品德,教育引导干部员工立足本职,从身边点滴做起,争做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表率。

 

       推广宣讲提升综合素质。积极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并结合“红细胞”工程创新开展“红细胞”大讲堂活动,邀请“红细胞”月度明星、劳动模范等进行宣讲,开展“专业讲”“劳模讲”“草根讲”等系列宣讲活动,从而使“红细胞”的行为表率作用在公司中深入渗透,不断提升企业综合素质。
  诵读经典传播国学魅力。制订年度工作方案,在公司内网上公布应知必读书目、篇目,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诵读活动,职工书屋长期开放,并专设志愿者指导员工读书。结合“世界读书日”及春节、端午等节日,以“红细胞”大讲堂、读书会、“孜孜不倦书友会”等形式开展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收集员工读书心得体会。
  传承文化弘扬传统美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讲话精神,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于“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始终。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不断创新活动的形式和载体,增强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营造氛围构建和谐企业。以“健康、文明、向上”为主题,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使公司员工在活动中强身益智、激发活力,营造团结友爱、凝心聚力的良好氛围,展示员工队伍健康、文明、向上、和谐奋进的良好形象。同时,公司积极完善办公环境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努力打造和谐氛围,为全体员工创造了一个整洁、优美、舒心的工作环境。
  时光的河水静静流淌,将已取得的荣耀交付历史,国网四川资阳供电公司文明建设的脚步永不停止。在波澜壮阔的文明浪潮中展望未来,全体资阳电力人激情满怀,为努力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的双赢,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推动实现资阳发展新跨越继续砥砺前行。

当前:A4(2017年08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