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拒绝“升学宴”“谢师宴”点赞
廖垚
       时下,一年一度的高考录取工作基本结束,一张张凝聚着期盼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已从全国各地传递到莘莘学子手中,一些家长在此时设宴表达对教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近年来,很多“升学宴”“谢师宴”却演绎成讲阔气比排场的新阵地,大操大办之风日益加重。过去家有学子考上大学,往往是约上亲友小酌几杯,现在这种方式显然已经难以表达家长们喜悦的心情,到星级高档酒楼才显得更为有面子。同时,亲朋好友的随礼之风气也愈重,这给很多普通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也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严重扰乱了社会风气。
       面对与当下气温一样燥热的“升学宴”“谢师宴”,陕西省岚皋县近日发出了《弘扬新民风 拒绝“升学宴”倡议书》,号召广大学生家长、学子及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拒绝大摆“升学宴”“谢师宴”,抵制请客送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做到不举办、不参与“升学宴”“谢师宴”。这样的倡议有利于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聚合崇俭抑奢的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好环境,值得点赞。
       在“升学宴”“谢师宴”风气盛行的情况下,广大群众特别是党员干部,更应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严守党的纪律要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举办、不参加“升学宴”“谢师宴”,自觉抵制请客送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广大教师要为人师表,严守师德规范,拒绝参与出席任何形式的“升学宴”“谢师宴”;广大学子要勇于抵制歪风邪气,敢于革除陋习,不向亲朋好友打招呼、发请柬,规劝父母不举办“升学宴”“谢师宴”,争做勤俭节约的践行者、文明新风的推动者;各酒店也要积极参与到移风易俗工作中来,拒办“升学宴”“谢师宴”,自觉接受有关部门检查,自觉接受新闻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笔者认为,谢师不在“宴”,重在感恩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学生而言,感谢师恩,不必拘泥于表面的形式,实现人生价值来回报社会,就是对老师辛勤教育的最好回报。通过一张贺卡、一个电话,一条微信这些简单的方式来问候,既表达了谢意,又沟通了感情,也保持了师生间纯洁的情谊。
       拒绝“升学宴”“谢师宴”, 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是大力推进新民风建设的有效举措,更是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望。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当下做起,把文明的行为认真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努力使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着力以新民风建设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全力构筑文明社会。
当前:A3(2017年08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