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志愿者的坚守
78岁党员张文亮4年志愿服务时长超6000小时
每天的清晨和傍晚,在广东珠海的路口,你总能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风雨无阻地劝导路人和司机礼让通行。今年78岁的张文亮,虽然已经年逾古稀,但还是日复一日地参与志愿服务,4年来累计志愿服务超过6000小时。
因缘巧合加入志愿者队伍
“您好,现在红灯不准通行,请稍微等一会儿!”7月27日下午5点多,正值下班晚高峰,4名头戴红色志愿帽、手持文明出行小红旗的志愿者,在景山路珠海百货商场西侧的路口认真开展交通安全劝导工作。尽管车流量和人流量都比较大,该路口在志愿者们的文明引导下,交通秩序井然有序。
张文亮正是这个路口交通志愿者的队长,也是免税商场蓝天小屋志愿者服务站的副站长,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张叔”。张文亮是军旅出身,由于孩子在珠海成家立业,2002年,他和老伴从河南迁到珠海。张文亮跟志愿服务的结缘,还要从一次公交之旅说起。2013年的一天,出门办事的张文亮在公交车上偶遇去参加志愿者队伍的老同事,听了老同事的介绍后,张文亮放下手头的事跟着老同事一起去报了名。“之前就见到志愿者为别人服务,我很受触动,也非常羡慕,就想着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参加。”张文亮回忆道。
经过培训后,张文亮成为了一名文明交通劝导员,在辖区各个路口协助维持交通秩序。不久,他便因志愿服务能力突出,成为了蓝天小屋志愿者服务站的副站长。
志愿服务很忙碌也很充实
从周一到周日,每天两个半小时的站立,对于一名年过七旬的老年志愿者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张文亮已经坚持站了四年多,并且始终提前上岗,不迟到不早退。当遇到行人或车辆欲闯红灯时,他上前耐心说服,及时纠正市民的不文明交通行为;当遇到行人不走斑马线时,他用友好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进行劝导,及时制止;当遇到行动不便的人士过马路时,他主动上前帮忙;当遇到行人问路时,他总会耐心回答。
“做志愿服务虽然忙碌,但也很充实。”作为一名“全职”志愿者,张文亮不仅要参与日常的志愿服务,还要参与志愿者的人员管理。当遇到队员对交通劝导工作比较生疏时,他都会主动示范并耐心讲解。在张文亮和其他志愿者的协助下,交通路口行人和车辆的不文明现象明显减少,交通秩序明显改善。从有记录到现在,张文亮已经为社会义务奉献达6000多小时,说起这个数字,他觉得很有成就感。
带着老伴一起献爱心
除了志愿者的身份,张文亮还是一名有着55年党龄的老党员。“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这是我入党以后一直奉行的处事原则。”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张文亮从事志愿服务的行为起初也有人不理解,但他一直默默坚持,慢慢地,他热衷公益的爱心感动了身边的人,同他一起加入志愿者队伍的亲朋好友越来越多。每次张文亮参加志愿服务回来,总给老伴讲述所见所闻,受到张文亮的感染,她也于2015年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
关于今后的规划,张文亮说,他想先定个十年目标,只要身体健康,就会继续做下去,“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遵守交通规则,做一个文明人。” 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