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的三个技巧
北京市平谷区马昌营中心小学 张立芹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而家庭和学校教育尤为重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有效的家校沟通,能够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方式、内容和要求,使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能够配合学校开展教育,积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从而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模式。家校沟通中,教师如果掌握一些技巧,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要及时沟通,相互了解。教师发现问题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尽量当天问题当天解决。经常主动地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相关情况,与家长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请家长做到以下三点:了解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要求;了解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对于自身素质较高的家长,教师要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请他谈一谈教育孩子的心得,认真倾听他的意见,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首先应给予其适当的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式指出其教育的不当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对于那些对孩子放任不管,甚至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教师要多报喜、少报忧,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鼓励他们主动关心孩子,主动与子女交流,并与学校保持沟通;对于学困生的家长或是认为自己对孩子已经管教不了的家长,教师要尽量挖掘其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适时地每次说一点,语气委婉,并提出帮助孩子改正缺点的具体措施,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对于个别情绪激动的家长,教师要沉得住气,先让家长说完,发完脾气和牢骚,然后再耐心地以平静的语气对家长解释、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对错,以理服人,从而得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三要客观评价,褒多贬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教师评价时要一分为二,切不可以点概面。对学生的优缺点,一方面要褒贬分明,一方面更要做到中肯、客观、公平。尤其是一些学困生,每取得一点进步,教师都应及时告知家长,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们的可塑性很强,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他们。
       总之,只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做到与家长充分沟通、相互支持、有效配合,家校共育的教育方式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当前:3版(2017年08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