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人民获得感 助力“四新恩阳”新里程
——巴中市恩阳区扎实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掠影
谢艳阳 张宁 苏均

恩阳全景

恩阳大道

张彦杰讲述爱心助学故事

发放文明用餐宣传桌签

  “每年寒暑假回到恩阳,感受都不同,真是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环境越来越好了,居民素质越来越高了。”近日,在外地上大学的巴中市恩阳城区居民杨女士翻着手机中的几组恩阳街拍照片对笔者感叹。
        自2013年建区以来,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委、区政府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四新恩阳”的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
        广宣传     强素质
        “现在城市美了,环境卫生也搞好了,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时刻提醒我要行为文明,言语文明。”家住恩阳老城区的李大爷告诉笔者。
        “这几年,我在很多地方看到这样的文明创建标语,手机也不时收到文明创建的讯息,这使我更多地了解了文明创建,也促使我做一个更文明的恩阳人。”市民李先生指着内容为“千年水码头  文明万代流 ”的标语牌对笔者说。
        这样的标语牌遍布恩阳的大街小巷、乡村路口,共计1500余处——为提高市民对创建的知晓率、参与度,恩阳区在宣传上精心策划,利用各种载体开展常态宣传,标语牌就是载体之一。
        为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切实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恩阳先后制作、张挂公益广告7000余条(幅),印发宣传单(册)约20余万份,制作、发放文明桌签30000余个,组织义务文艺演出150余场次。
        在车站、广场、超市、宾馆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的醒目位置,以标语牌、展板、横幅等形式的公益广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低碳环保、崇德守礼等内容,起到潜移默化教育群众的作用。
        坚持城乡一体,动员全区24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的4000余名志愿者开展创建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街巷、进校园、进乡村、进家庭“六进”和“微宣讲”等主题活动。
        为确保创建深入开展,恩阳区制定了文明城市创建“六大活动”和“七大行动”实施方案,多次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建立创建信息报送工作制,安排专人向上级主管单位报送创建信息。在本地新闻网站、电视台开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行时》等专栏,全面报道创建进程,曝光发现的问题。
        优环境     筑新城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市容市貌是恩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目的和手段,为此,恩阳区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同步,持续推进各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对商业南街至滨河路、义阳大道南巷至财富广场等路段进行整治改造;对金鑫苑等社区的路口进行维护;完成新南街棚改片区支路设计;开展城市裸土地段专项整治行动。完成32路路基、路面铺筑和管网工程施工,并进行人行道和绿化亮化景观建设;黑化40路路面,完成对人行道和绿化亮化景观的建设。稳步推进“两桥一廊”建设项目。
        加快完善供电、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广播电视“户户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建成120个文化活动室、30个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完成对川陕省恩阳县委员会旧址、朝阳洞石窟、土寨柏家祠堂、两路口摩崖造像的保护维修,启动红色古镇打造。
        针对问题突出领域、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清理各类占道码放2566处、占道经营3244起,规范跨门店经营行为2342起、招牌995处,清除遮阳伞(棚)559处、“牛皮癣”427处。
        初秋的傍晚,凉风拂面,让人惬意,市民罗先生和老伴带着小孙女散步。“现在的恩阳,大街小巷的坑洼不见了,乱贴乱挂现象也不见了。原来占道私搭的帐篷也拆了,街道变得更宽了。”跟笔者谈起创建以来恩阳的变化,在恩阳生活了几十年的罗先生和老伴赞不绝口。
        立榜样     树新风
        为发扬道德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恩阳区广泛深入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截至目前,恩阳区涌现出“中国好人”陈代华、陈光伟、张彦杰,“四川好人”李友生、青乾龙,“四川美德少年”李丹娜,“巴中市美德少年”李香霖、赵晓艳等一批道德模范典型,成为恩阳区人民学习的楷模。
        开设道德讲堂,邀请道德模范开展巡讲、交流活动200余场次。
        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行业、文明楼院、文明科室、文明车间、文明校园活动。发放文明创建倡议书7万余份,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月”“文明登高”“文明出行”等活动。目前全区已创建成功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110个,其中全国文明单位3个,全国文明村3个,省级文明单位4个,市级文明单位50个。
       制定了《巴中市恩阳区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实施方案》,规划了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建立并充实了志愿者队伍。目前全区有注册志愿者1万多名,志愿服务队42支,乡镇(街道)志愿服务大队和行业志愿服务大队44个。志愿者们积极开展扶贫助困、环境保护、节会服务等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

当前:B4(2017年09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