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来信
程应峰(湖北)
初收到父亲的来信,是我在师院就读的时候。那时家境困窘,父亲每月除了寄来基本的生活费外,还要给我来一封信。当时的信是写在廉价香烟的包装纸上的,父亲在信中问及的,永远是我的身体、学习状况,以及与他人相处得如何。至于家中情况,他很少提及,就是说到了,也总是一句话——很好,不用担心。
后来,父亲年事已高,视力大不如从前,执笔写字很是吃力。待到通了电话,父亲有事便直接给我打电话,就这样,自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起,父亲和我之间除了偶尔的电话交流外,再没有在信笺上落过一个字。然而,在我因婚姻而困扰不安的日子里,久违的来信又飞上了案头。父亲在信中娓娓道来,让我读懂了人生的责任,使我明白,爱是两个人彼此之间的支撑。透过颤颤巍巍的字迹,我仿佛看见父亲是如何穷尽自己的人生阅历,百般艰难地把字一个一个写上信笺的。
再后来,我换了工作,调离了老家,这时已用上了手机,身在老家的父亲也购置了一部手机,为的是让儿子能随时知道他的状况。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父亲开始学会发短信了。父亲的短信总是很短,并且反复都是简单的几句话:“你在干什么?” “明天天气变天,要注意加衣服,我很好”……面对诸如此类的短信,我在繁杂的工作中往往忽略了回,甚至视而不见。可是越是这样,父亲的短信便越是频繁,三两天就会出现相同的短信。
我很纳闷,一向不喜欢啰嗦的父亲现在何至于此?我问母亲,她笑着说,他哪里会发短信啊,而且眼睛也更加不好了,每次摆弄半天手机都拼不出一个字,没办法,他便只好央求别人先编辑好短信存起来,想你时每次一按就可以发送了,目的是让你在外放心。
听完母亲这一席话后,我开始一条一条认真地读起那些短信来。我知道,那是一个父亲的爱,穿越千山万水,只为给身在异乡的游子一丝温暖与问候。
想起父亲,想起逝去时光里的往事,我的心潮难以平静。父爱的语重心长与凝重诚挚,是如此真切地记录在那一封封朴拙无华的信笺里、一则则简短实在的短信中。无论是手写来信还是手机短信,只要是来自父亲的,就一定饱含着满满的亲情味道,这些来信,是陪伴于我人生旅途上的一道永恒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