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君:勤劳致富惠及乡亲
本报记者 任维佳

       她,独立自强,苦心钻研,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她温柔细腻,乐于奉献,通过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帮助他人。她就是王育君。
       今年44岁的王育君出生于四川省简阳市新市镇,在“巾帼不让须眉,争先不落人后”的家风家训的教育下,王育君从小就养成了独立自强的性格。工作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老家的乡亲生活还很贫困,年纪大的老人还在耕种土地。王育君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心想:要带动村民致富,首先自己要富起来。
       2005年,王育君开始从事园林绿化工作,在成都市双流县九江镇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聚翠园林有限公司。创业的道路非常艰辛,创业初期,王育君经历了经验不足、资金技术不足等挫折,但是她始终没有放弃。她认真分析现状,坚持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努力学习科学种植技术。随着种植经验的不断积累,公司发展初见成效,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09年,王育君看到简阳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契机和未来的发展优势,将聚翠园林有限公司搬到了简阳市,并创办了四川省一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12年9月,她在简阳市玉成乡松林湾村成立了茵丰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2013年,她在玉成乡创办了玉龙种植专业合作社。
  “人要越活越有盼头,越活越有精神。”王育君总是这样鼓励身边的村民。近年来,合作社种植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向当地农民承包的土地也越来越多,王育君积极鼓励当地村民到合作社务工。这样,他们不仅可以拿到土地租金,还可以领取务工工资。就近务工也更方便照顾家庭,有利于家庭和谐。
  王育君始终怀着感恩的心,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除了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外,王育君还免费为他们提供技术培训服务。合作社聘请了专业的种植技术员,为合作社职工及周边农民免费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2016年,合作社联合玉成乡政府举办了7次农业技术培训会。通过技术指导与培训,让很多村民特别是农村妇女掌握了种植大棚蔬菜的技术,让他们从常规种植转变为科学种植,帮助他们依靠科技增收,脱贫致富。
  王育君不仅解决了村里妇女就业的问题,她还关注到村里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问题。今年7月,王育君新任松林湾村支部书记,在一次走访中,她途经废弃的松林湾小学,发现孩子们正趴在长满青苔的石梯上看书,这一场景深深地触动了王育君的心。她暗自下定决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和活动的地方。创办初期,没有桌椅板凳和学习用品,王育君就利用休息时间四处拜访朋友,并在朋友圈发起“关注留守儿童”献爱心的公益活动。通过多方努力,王育君在松林湾小学创建了留守儿童之家,并制定了合作社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办法,定期组织活动让孩子们快乐成长。王育君还为活动中心取了一个温暖的名字——松林湾梦想书院。村里的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王妈妈”。她也非常喜欢这个称呼,和孩子们在一起时,常常给他们讲自己的创业故事,传递正能量。
当前:B1(2017年11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