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难忘的家访
李洪嵩
       从教二十多年,家访的次数不能算多,但有一次家访却记忆深刻。回想起来,是刚刚参加工作的那年发生的事情。
       那时,年轻的我心气浮躁、火气大,有时候对待学生的方式有些过于简单,不讲究方法。我所任教的是一所子弟学校,学生大多是单位同事的孩子,因此跟很多家长都或多或少有些联系。教学、管理方面出现了问题,都可以跟家长直来直去地表达,这对于老师的工作来讲,是非常有利的。
       当时我教初一,有一次,已经忘了因为什么,逮了班里的几名“刺头”,一个一个上“政治课”,讲道理。大多数同学都认了错,并表示以后会改。轮到最后一个孩子,却怎么说都不起作用,总是梗着脖子,跟老师强辩。跟那么多同学轮番谈话,耐心几乎耗尽的我,面对这么一个倔脾气,终于到了极限。正在气头上的我,忍不住举起手来,他一闪,我更气,举起的手正落在他肩上,他的身子随即歪了一歪。我心中咯噔一下,瞬间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失了分寸,好言安慰了他一番,告诉他另找机会谈话。
       放学后,想想自己当时的行为,实在放心不下那个学生,就去了他家里。学生家长也是刚下班回家,我对他父母是只闻其名,并没有什么交往。进门后,跟学生父亲说了下事情的经过,并强调了自己不该动手,学生父亲连说没事,老师就应该严格管教。气氛很快轻松起来,期间我跟他聊起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学生父亲也直言自己经常打骂孩子,我努力说服他,告诉他因为孩子已经上了中学,再打就不合适了,何况这个年纪多多少少开始叛逆,打骂说不定还会适得其反。学生父亲点头应着,不远处,那孩子好像受到了感染,径直走过来对我讲,不该故意惹老师生气,我也跟他郑重地道了歉。从那以后,这个学生的表现明显好了起来,虽然不改调皮倔强的本色,但再也没犯过什么出格儿的错。
       几年后,听说这名学生参军入伍,后来还考入了军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每次跟这个学生的父亲聊起来,他常说我那次家访,给了这孩子很大触动,他没想到老师会放下身段跟学生道歉,特别感动,所以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好,不能辜负了老师。
当前:八版(2017年11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