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文化作载体 文明风尚谱新篇
——河南漯河经济开发区以家风建设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李天亮 白亮 胡文斌
       近年来,河南漯河经济开发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以弘扬家风文化为突破口,修家风、比作风、促党风,在全区上下大力加强家风文化建设,有效改善了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促进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助推经济健康发展。
       宣讲孝道,培育良好道德风尚。自2010年以来,开发区深入持久地开展了家风文化建设活动,以传播“孝道”为切入点,开展了“孝行动”宣讲活动。根据受众不同,主要采取两种形式进行宣讲演出:进机关、企业以宣讲为主,辅助以文艺演出;进农村、社区以文艺演出为主,宣讲中采取与当地先进典型互动的形式,增强教育的现场感和针对性。通过讲、演、映、诵等形式,使受众领悟孝文化的深刻内涵,分享践行孝道的心得体会,营造出敬老爱老、崇德尚贤的和谐文化氛围。2012年12月以来,已累计开展巡讲、巡演100余场,引发了强烈社会反响与广泛关注。
       以小促大,打造家风文化“名片”。开发区立足于增强凝聚力、促进生产力,以家风建设为思想道德建设的突破口,把无形的教育与有形的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实践,打造家风文化“名片”。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广播宣传、悬挂条幅、发放传单等方式,使家风文化深入人心;利用围墙和楼体,建设家风文化长廊;通过举行“家风文化建设手记”、家风家训家规征文评选及演讲比赛,激发全区党员干部群众的参与热情;通过开展艺术团巡演、党员干部家风“入书上墙”“廉政文化书法展”等系列活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利用公共活动空间组织“家风大讲堂”和“家风”主题交流会,推动家风文化建设。
  加强阵地建设。创办《家风》专刊,集中刊发相关文章,在全区建成各类家风廉政书屋60多个,拟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在全区各村、企业建成100个家风廉政书屋;打造家风文化廊道,使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思想教育和心灵洗礼。
       激发基层活力。在全区广泛开展家风文化建设“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活动,在各行业培育“树家风促发展”的先进典型,获得了民营企业的普遍认可,涌现出了一批家风文化建设典型企业。   
       拓展延伸,推行“三风两创”活动。 近年来,围绕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发区创造性地开展了“三风两创”活动,即抓党风、修家风、比作风,创五好党支部、创五好党员家庭。旨在通过该活动,把孝亲敬老的“小孝”与对事业、国家、民族的“大孝”相结合,将家风“正能量”注入人心、化为动力,进一步激发全区上下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热情。
       凝心聚力,家风建设成效显著。开发区加强家风文化建设的做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改善了干部群众精神面貌。全区上下在读、修、用、创中,感悟、践行着优良家风,从机关到基层,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家风文化已经成为开发区的“热词”和“名片”,在家风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全区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再上新台阶,并促进了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优化了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家风文化影响着开发区机关干部的思想和行为,体现在了为群众排忧解难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中,涌现出一大批乐于付出、甘于奉献的基层党员干部。
       助推了经济健康和谐发展。在修家风、转作风的过程中,开发区探寻出一条与时俱进、健康和谐的发展之路,一大批建好“家风文化”、加快转型提速、做大做强、惠泽员工的企业,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助力全区主导产业的快速、有序发展。
当前:B2(2017年12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