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家庭
侯化生
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这是中央文明委首次开展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三注重”的重要指示精神,经中央批准,中央文明委2016年开展了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8月,中央文明委制定印发《关于深化家庭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全国文明家庭评选标准和评选办法》,9月,中央文明办印发《关于做好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推荐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推荐评选工作。活动以爱国守法、遵德守礼、平等和谐、敬业诚信、家教良好、家风淳朴、绿色节俭、热心公益8个方面为评选标准,经过广泛宣传发动,基层和有关部门推荐,严格筛选把关,面向社会公示,上报审核等环节,最后确定300户家庭为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这些家庭类型多样,事迹突出,影响力大,代表性强,生动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对于在全社会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良好风尚具有鲜明的导向示范作用。
习近平在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广大家庭都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我们4亿多家庭、13亿多人民的智慧和热情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广大家庭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习近平强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各级领导干部要教育亲属子女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为全社会做表率。
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高塔的地基,创建文明家庭,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定能雨润世人、泽被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