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更要加强道德自律
彭明凯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然而,网络在对我们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在影响着我们,甚至严重危害着我们的身心健康。
       事实上,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可能发生和现实社会中一样的盗版、诽谤、诈骗等犯罪现象。有统计显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一半以上与网络有关。在网络上,由于约束不明确许多人便没了顾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敢做的事、不敢发表的言论,在网络世界里却都敢做,把道德自律及法律法规都抛到九霄云外了。难怪警察经常提醒网民:“上网要警惕,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真实情况,更要检点自己的行为,以免给自己造成伤害;也希望学校、家长,社会的各方面要加强对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抵制不良的网络行为。”
       还有部分人认为,自己有在网上无限制发言的自由,但是却没有想过他的这种自由会影响其他人的阅读自由。比如说,我们知道现在很多家长都不敢让自己的孩子上网,为什么?我觉得是因为家长们害怕这些所谓的自由言论影响了孩子,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这种“无限自由”才是真正考量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自律水准的标尺。道德自律,就是要求人们不仅在现实生活中,而且在虚拟世界里,都要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不能妨碍他人。
       网络空间的私密性放大了主体的权利,张扬了主体的个性,但同时也为道德失范提供了空间和可能。人性的丑恶的一面在现实中或许少有张扬的机会,网络却给它提供了一个淋漓尽致的展现舞台。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要高度注意这一虚拟世界的道德建树。
       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呼唤健全的网络伦理道德。网上伦理道德的构建,需要技术手段、制度机制,但首先有赖于网民自律、慎独。网络行为的私密性决定了其对网民的道德要求更高。慎独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只有靠内心的道德自律,才能荡涤我们心中的尘埃,还网络一片纯净亮丽的天空。
当前:B3(2017年12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