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网络喷子
刘洪静

       看到这个题目,不由得勾起我许多往事。自从家里连了网,我就开始玩论坛、QQ、微信等等,还时不时地会发文、点评。文艺作品百家争鸣,相互交流,难免有观点相撞的时候,有人能理智对待,有人则变身成为愤青,语言没有节制,到处黑人帖子,拍砖。这样不友好的人通常被称为“网络喷子”。
  网络喷子所到之处,让人心惊肉跳,因为他们没有半分顾忌,各种“问候”,各种戳心的话,如洪水般朝你袭来,让你义愤填膺,火冒三丈,若不是隔着网络,真恨不得能去找那人理论一番。问问他为何如此毒舌?不过是一篇文章,一个小观点,又干他何事?况且他拍的砖是鸡蛋里挑骨头,无中生有啊。可是,网络另一端的你却无半点招架之力,摔了键盘和鼠标!其实,这正中了网络喷子的诡计。见你生气,他或许在那端早就笑得前仰后合了。喷子为何如此嚣张?原因很简单,你抓不到他,若是在现实里,他还敢如此聒噪吗?
  有句话形容网络喷子最形象:“人一旦上网,马上变得厚颜无耻,马上变得胆大包天。”网络喷子借助虚拟的空间,你我皆陌生人,所以他敢高声语不怕恐惊天上人,你抓不到我,管不到我,就是拍你,损你,挖苦你。若你骂不还嘴,还好;若你据理力争,想要讨个公道,就如捅了马蜂窝似的,喷你没商量,不被他骂死,也会脱层皮。
  笔者回顾这些年上网经历,也有一些被喷子贬损的事例。某文友介绍我去他们当地的一家文学论坛发文投稿,最初我感觉氛围融洽,但没过多久我就发现了一些端倪。论坛上有个别人极力排斥外地文友,不知是因为寥寥无几的稿费,还是情系本地作者的缘故,隔三差五就在帖子后面来上两句酸涩的话,渐渐地让你如鲠在喉。思来想去本欲不理睬,哪承想对方来者不善,出言不逊直接拍砖说我的文章犹如小学生水平,也有胆子发来外地论坛,真是贻笑大方……忍耐是有底线的,我决定出击,结果他一路拍砖,话语难听到了极点,甚至“问候”了我母亲。那一次真把我气哭了,难过之余还钻了牛角尖,非要找文友,版主,编辑评理……当初引荐的文友劝我说,如此人就当他是空气,他无聊至极正巴不得你搭理他,你干嘛给他机会,让他得逞?仔细想想也是这个道理,跳梁小丑就担心没有观众,所以最大的漠视就是不理,不让他有机会表演,让他憋着难受如热锅上的蚂蚁最好。
       至此,这个问题我就想通了。如今,我也算是司空见惯了网络喷子的行为,我心中每次都默念那句:心若不动,风又奈何?如果实在忍受不了喷子的高射炮似的轰击,不妨随手点个举报,让平台制裁他——禁言、封号。这也是为维护网络文明出了一份力,你大可自豪地吆喝一声:不用谢,我的名字叫“雷锋”,我是个有良知的好人,我要拯救网络!
当前:B3(2017年12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