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永葆文明单位的本色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地税局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答卷
魏爱军 周宗瑜

       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地税局(以下简称城北地税)以“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为指导,坚决践行“两个绝对”,把税制改革发展作为践行“两个绝对”的有效载体,在各项重点工作中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发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忠实履行职责,形成了文明创建与税收工作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良好局面。
       面对各种不利形势,城北地税发扬敢打硬仗的光荣传统,积极培植税源,挖掘增收潜力,加强征管,堵塞漏洞,积极做好组织收入中心工作。截至今年10月底,全局累计组织税收收入59394万元,剔除营业税影响,同比增长61.25%,为朝阳地区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障。
       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城北地税始终牢记“为国聚财 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以依法治税为先导,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思想教育为重点,以服务发展为目的,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蝉联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既是对城北地税多年来创建工作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城北地税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精神风貌和努力作为的一次全面检测。
       城北地税人递交了一份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国考”的漂亮答卷。

       局情概况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地方税务局现有干部职工72人,管辖区面积 8平方公里。主要负责朝阳地区企业的征管工作,担负着全区7250户企业及12998户工商个体户的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点多、面广、线长。
       荣誉上榜
       2015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3-2015年荣获“省级文明标兵单位”。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三年区局党支部荣获西宁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4年、2015年区局办税服务厅荣获“全省满意办税服务厅”称号。2014-2016年,先后有35人被各级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工作者。2016年,职工毛雯荣获省级三八红旗手称号。2014-2016年连续三年被市局评为先进集体、目标考核第一名。

       制度篇:列为“一把手”工程

       城北地税把文明创建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人人参与创建的工作机制。一是制定了《西宁市城北区地方税务局2014—2016年精神文明建设三年工作规划》,明确了创建目标、创建内容、保障措施、激励监督机制和考核评比办法;二是把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和西宁市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丰富了载体;三是把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纳入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与税收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并将目标量化,责任到人,加强监督管理,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责任体系,促进了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载体篇: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城北地税在创建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扶贫济困,认真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成立学雷锋特色志愿服务队、结对帮扶,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帮扶共建。多年来,由局党组主抓,党支部及工会派遣帮扶工作组深入村户实地调查研究,累计投入帮扶资金约14万余元。积极参加市地税系统组织的博爱一日捐、关爱孤寡老人及残疾儿童、帮扶困难职工等捐赠活动,累计捐款达到3.5万余元。2016年度,向联点扶贫村(湟中县多巴镇合尔营村)捐赠电脑、文化用品及器材、米面等,折合价值约4.8万余元。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文明城市呼唤文明市民,文明市民创建文明城市。城北地税全体干部职工携起手来,积极投身到西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中。三年来,共计350人次参与了朝阳地区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为把西宁建设得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靓丽,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成长篇:建设学习型单位

       城北地税制定了《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实施方案》,精准把握“常态化制度化”这个基本定位,加强学习教育。同时,进一步拓展党员干部的学习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党员在学习型单位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开展“书香夏都 全民阅读进机关”“智慧党建学习答题”“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明确任务。
       坚持加强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综合能力培训长效机制。在打造新颖活泼、灵活多样的学习载体上下功夫,举办加强作风建设与优化纳税服务知识、演讲比赛,通过活动的开展,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求学深学透,直到真正入脑入心,武装灵魂,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技能。
       严格按照《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要求,开展节约型机关建设,坚持“一减四压”,严管严控经费支出。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值班制度,进行规范管理。积极美化、绿化办公环境,划定卫生保洁责任区,对办公室进行每日一次保洁,每周一次大扫除,打造了优美规范、文明有序的办公环境。
       在重大节假日以传统优秀文化为载体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如在国际劳动妇女节组织开展女性卫生健康讲座,关爱女性;在清明节开展祭奠革命先烈等活动,教育引导干部职工不忘初心,努力工作;在五四青年节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徒步拓展活动,使大家身心得到舒展,增强了凝聚力和工作热情。
       工会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如篮球、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登山比赛、摄影采风活动等,通过文体活动的开展,陶冶情操,寓教于乐,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道德篇:打造风清气正环境

       城北地税将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推进文明创建工作的着力点。以“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选、我行”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以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青海省公民道德规范读本》的学习为重点,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建设。按照“六个环节”“六个一流程”推动高尚道德理念入脑入心,外化于行。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和反腐倡廉教育,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开展践行文明礼仪活动,倡导文明礼仪之风。利用干部培训、集中教育、专题讲座等形式,宣传普及政务工作礼仪、公务活动礼仪、日常交际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教育全局干部职工讲文明、懂礼仪、守秩序,推进礼仪文明、环境文明、秩序文明、服务文明、网络文明,引导干部职工做文明有礼的西宁人,不断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道德修养水平。

       主业篇:优质服务赢喝彩

       城北地税始终将文明创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坚持行风、政风、作风一起抓,依法行政,强化监督,规范工作秩序,为朝阳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深入开展税法宣传活动,创造和谐的税收环境。一是在宣传对象上,坚持“三个面向”:面向社会,提高全社会的纳税意识;面向纳税人,提高纳税遵从度;面向党政领导,使其理解、关心和支持税务部门依法行政。二是在宣传形式上,采取举办税收知识竞赛、发放宣传资料、利用LED大屏播放宣传税法的动漫等形式,做好税收宣传工作。三是在宣传载体上,利用西宁市地税信息网站以及地方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四是在宣传内容上,加强宗旨、法规、税收优惠政策宣传。五是依托“便民春风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平台,实现税收宣传走进基层、深入基层。与城北区教育局联合创办了3所“青少年税校”,举办税收宣传征文,让青少年们由此学到更多税务知识。
       坚持依法治税,从严治队,内外并举,加强作风建设,端正行业风气。在系统内部,围绕“整顿作风纪律,规范管理”这一主题,建立党员干部廉政档案,以制度规范和制约党员干部的行为,杜绝腐败现象的产生。组织税务干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邀请专家开办廉政讲座等活动,以廉政理论武装干部头脑,以反面事例教育警戒干部职工。紧扣“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建立落实“三张清单”,按照“自己找、群众提、领导点、互相帮”四个步骤,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自我完善。在系统外部,通过聘请特邀监察员、发放调查问卷、召开纳税人座谈会、开辟服务监督栏等形式,征求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整改,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促进了作风建设,密切了与纳税人之间的联系。
       不断提升办税服务软硬环境建设。在建设标准化办税服务厅的基础上,加强纳税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全程服务、延时服务等服务制度。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和工作方法,制定了《纳税服务投诉管理暂行办法》,启动税务登记类审批事项改革,全面推行先办后审、即来即办的纳税服务新模式。实行“国地税联合办税”“双屏办税”,免填式服务和纳税人满意度评价机制,认真落实《全国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加强办税服务厅受理事项与分局、征管、税政后台业务的有效衔接,协调各部门执行工作步调,实现了流转衔接顺畅有序,达到了“前台受理、窗口出件、即来即办”的目标,极大地减轻了纳税人的办税负担,提高了办税效率,受到纳税人的广泛好评。


当前:B4(2017年12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