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服务家庭 推动健康教育
贵州省贵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许宁红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决定以来,贵州省贵阳市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为主线,强化工作措施,加快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由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调控总量、提升素质和优化结构并举转变;由管理为主向更加注重服务家庭转变;由主要依靠政府力量向政府、社会和公民多元共治转变转型发展,确保了全面两孩政策的平稳落地。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贵阳市2016年底实现基层医疗卫生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县级以上远程医疗、大病保险、农村中小学校村医、基层医疗机构执业医师全覆盖“五个全覆盖”,2017年还将实现建成人口健康信息云平台,实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远程医疗全覆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数字预防接种门诊全覆盖,县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全省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县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全省电子病历共享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和公共服务能力。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全省率先使用全员人口信息平台。市人口健康信息云平台一期试行,2018年将全面建成,届时将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业务的信息化应用。推行“互联网+”,全面使用“贵州省生育服务网上登记平台”,为群众提供网上生育登记服务。升级改造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系统,搭建运用贵阳市妇幼健康信息管理平台,研发运用“住院分娩登记管理系统”“妇婴保健机构和人员注册管理系统”“母婴保健专项技术培训和报名考试系统”,初步实现“健康贵阳·智慧妇幼”目标,目前正按照国家、省卫生计生委的部署,加快推进“孕产妇风险防控”“出生缺陷医院和人群监测”“贵州省母子健康手册信息化管理”“贵州省新生儿听力筛查”等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
       推进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开展。出台实施《贵阳市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建设行动计划》,促使相关医保、医疗、养老等配套政策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全市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工作。全市128个养老机构100%设立了医务室或卫生医疗点。组建了“贵阳市老年病防治医疗—医养联合体”,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云岩区康园老年公寓、曦阳老年公寓、康颐老年公寓、南明区亲情树老年公寓等40余家民办养老机构与市第三人民医院、市曜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金阳医院等三级、二级医院建立医联体,开通绿色通道,双向转诊,实现资源共享。贵阳市南明区夕阳红老年康复公寓探索“幼儿园+养老院”的“一老一小”模式,探索养老与幼教的“双赢”之路;花溪区明珠社区开展大数据与居家养老整合试点;云岩区依托“96811”平台,2016年为3310位特殊困难老人购买洗衣做饭、就医陪护、家庭用品配送等养老服务。
       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开展。加强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引导基层群众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强化低收入困难群众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加大奖励扶助力度,提升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2014年至2017年全市各级相关部门每年兑现“四项制度”奖励资金2000余万元,每年惠及人群21.8万户(人)次;每年投入“三结合”帮扶资金1000余万元,每年直接惠及计划生育家庭1.1万户,通过帮扶工作大大改善了被帮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生活环境。
       推进健康教育行动开展。组织市、区开展“健康贵阳行”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推进健康教育进校园、社区、家庭、企业。充分利用电视台、网络、报纸以及微信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全面两孩政策,发布优生优育和科学育儿知识,让国策新政走进千家万户,优生优育的观念深入人心。今年以来贵阳市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523次,宣传覆盖近40万人次,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当前:B1(2017年12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