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长泰”
中共长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赖武平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深刻阐明了在新时代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文化、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发展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伴随着“文化自信”被正式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将继续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坚定地走中国道路,坚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理念,坚持与不同文明之间进行对话,让世界人民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是“千年古县、状元故里”,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魅力独特。建设文化长泰,长泰有着独特的优势,也有着广阔的前景。当前,我们要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方面的重要部署与文化长泰建设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有机统一,继续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和打造古琴艺术之乡为重要载体,不断繁荣优秀文化,打造特色品牌,全面持续推动长泰文化事业的发展。
强化主体责任,引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我们要强化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要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工作责任制的部署和要求,认真按照《长泰县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始终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不动摇,全面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由党委(党组)书记担任组长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主管主责、一岗双责的责任体系,切实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的落实。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强化理论武装,凝聚思想共识。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对党章和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基本国情的学习宣传教育。把开展“中国梦·我的梦”宣传教育与我县加快实现“三个跨越”、全面建设“厦漳泉生态型核心区”等目标联系起来,广泛开展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和宣传普及等实践活动,积极推动“中国梦”网上传播和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并深入开展“中国梦”文艺创作活动,宣传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充分发挥理论学习示范点、社科普及宣传周、“全民阅读”等平台作用,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广泛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理论宣讲,不断推出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帮助人们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更好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当前,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按照《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通知》要求,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周一集中学习、周四自学的学习制度,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反复持久学,深刻理解把握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政治论断,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策划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万家”活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
强化文明创建,践行核心价值观。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继续以深化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为载体,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忠、义、勇、学、孝、廉”长泰传统精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新创一批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窗口,新评选一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五好文明家庭,推动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深化移风易俗活动,不断提升市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通过选树宣传“最美人物”等一批先进典型,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树立了一批群众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不断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抓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系列活动,推动建设一批家训家风文化长廊、主题展馆等家风传承阵地。
强化公共服务,满足群众需求。要继续围绕“全国文化先进县”创建目标和建设标准,认真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进一步推进县文体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继续广泛开展“四时八节”系列文体活动,在重要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期间,经常性举办戏剧展演、舞龙舞狮、广场舞、书画摄影展等群众性文体活动。继续推进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提升工程。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农村电影放映等公益性品牌文化活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强化品牌打造,繁荣传统文化。要不断制定完善长泰县《文化发展规划》和《关于完善文体设施 活跃文体活动的意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注重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从开放交流中吸收营养,从新长泰建设实践中提炼经验,提高文化软实力,增添文化新优势,彰显长泰文化魅力。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大力推动基层文艺精品创作,深入挖掘整理本土历史传说、地域文化、典型人物,组织实施传统戏曲传承保护与发展、打造舞台艺术精品等繁荣文艺工程。重点围绕“中国梦”等主题和体现“闽南风、长泰味”,继续发掘一批名人,搜集、整理、创作和出版一批书籍,保护好一批古遗址、古建筑、古村落,申报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四个一批”,鼓励和引导我县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力争创作并推出一批“接地气、有灵气、扬正气”的本土文艺精品力作。加强县书画院等创作基地建设,发挥文艺创作优势。要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打造古琴艺术特色文化品牌,保护发展状元文化、孝道文化、清廉文化等本地优秀文化,让中华文化、长泰文化展现出时代风采。
强化业态培育,壮大文化产业。要全面落实《福建“互联网+文化产业”行动方案》和“文化长泰”建设要求,将“文化+”“互联网+”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深入推进文化与创意、旅游、科技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一批文化创意项目开发和旅游融合示范点,培育新的文化业态。以开展“三抓三比”“十项竞赛”活动为契机,实施文化产业龙头促进计划,以龙人古琴、中华汉文苑等企业为引领,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和建设力度,持续推进马洋溪文化创意产业园“一区五园”发展,推动形成“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依托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龙人古琴文化村,积极推动省级特色小镇古琴小镇规划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古琴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景区、进公共场所古琴“六进”活动,致力打造“中国古琴艺术之乡”。认真筹办全国登山精英赛、气排球赛、芦柑节、玉米节等特色文体休闲旅游活动,打响“春赏花、夏漂流、秋登高、冬温泉、慢生活、文之旅”等文化旅游品牌。用好用足国家、省市扶持政策,精心组织文化企业策划生成项目,积极向上争取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支持文化企业发展。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好地为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和文化条件,为县委实现“三个跨越”奋斗目标、美丽长泰新征程注入强劲的动力,努力谱写好“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长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