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南省漯河市市委、市政府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坚持文明创建与百城提质深度融合、统筹推进,加快城市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着力打造富有魅力的文明宜居城市。
突出引领 着力提升品质
坚持规划引领,该市编制和完善了绿地系统、综合交通体系等27个专项规划;谋划实施了功能区功能完善、集中供暖、旧城区和城中村城郊村改造“三大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水系打造、交通畅通等“六大重点工程”。强化城市设计,该市抓好城市整体定位、个性风格等,加强了沙澧河两岸等关键节点的控制设计,着力彰显城市特色风貌。推进生态建设,该市高标准推进生态水系建设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投资了10.8亿元打造沙澧河二期工程,加快幸福渠改造及城市水系建设,推进国家沙河湿地公园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该市投资16.2亿多元,规划建设了美术馆、图书馆等,改造提升了996个老旧小区;完成旧城区、棚户区和城中村房屋改造、征收600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260万平方米,城市环境实现较大改观,公共服务日益完善,市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加强整治 着力补齐短板
该市抓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良好机遇,实施提升城市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切实补齐城市管理短板。扎实开展经营秩序整治,整合市、区、街道三级执法力量,严格门前“三包”,城市环境得到极大改观。扎实开展交通秩序整治,投资1.4亿元,建设了城市交通智能化系统,新设96公里交通护栏,购置130台新能源公交车……广大市民出行变得更加绿色、更加文明。扎实开展“七小”门店整治,使其经营设施、经营环境得到大幅提升。扎实开展卫生清洁整治,投资1.2亿元购置了环卫机械作业车辆280台,道路机扫率达到100%;城区内340家废品收购站和775家养殖场全部外迁,城区卫生条件明显改善。通过加强管理和整治,文明创建内涵不断丰富,城市建设进一步提质增效,实现了统筹推进、共同提高。
以人为本 着力提高素质
该市始终坚持全民创建、共建共享,把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放在核心位置,细分群体、选准载体,努力以人的文明促进城市文明。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采取千名干部进社区、举办道德讲堂、开展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培养广大市民的文明意识、卫生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打造主题公园,投资1100万元打造了道德模范、传统孝道等18个文化广场和主题公园,让市民耳濡目染接受教育、规范行为。扎实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持续举办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今年投资920万元为69所中小学校建成了心理咨询室和活动室。深入开展主题活动,以全民文明守礼行动、“孝贤模范”评选等活动,把群众吸引进来、带动起来,在参与中增强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提升文明素质。
健全机制 着力强化保障
该市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推动文明创建和百城提质常态化。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每个网格配备网格长、卫生监督员等,推动城市管理实现全区域、全天候、全方位。实行市委常委分包制度,每位市委常委既分包街道、乡镇,又分包创建重点工作和专项行动,着力抓好督导协调和工作落实。建立文明创建周例会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每周一主持召开例会,听取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问题,部署推进工作,加强调度指导,有力地推动了文明创建任务落实。完善督促检查机制,实行周督导、月排名、季讲评、半年奖惩,市财政拿出2000多万元,用于奖励创建先进单位和热心市民,推动了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