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四川凉山州会理县益门镇中村小学 李元琼 四川凉山州会理县益门片区小学 何宗林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作为乡村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坚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从一年级开始,循序渐进、竭尽所能地去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们的审美潜能,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进行语文学习。


画面呈现
带领学生领略自然之美


        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各种条件的限制,语文教学主要通过文字、图片和声音影像资料来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如西沙群岛、黄山、小兴安岭,黄果树瀑布等,我们不可能一一带领学生们去到这些地方。因此,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课本的插图、资料图片、音像资料或网络多媒体等手段来展示这些地方,使学生们即使不到那个地方也能领略自然的美,获得感性认识,从而更理解课文内容。比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时,我们在课前准备了动画,让学生们直观感受一望无际的森林,漫天雪花飞舞,小动物们在雪地里自由自在玩耍……学生们边看动画,边读书,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从而领悟到课文中的诗中情、画中意。与此同时,我们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感受,从形状、颜色、声音入手,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又分析它们的异同。然后再引导他们学习运用对比、比喻等手法,鼓励他们展开合理的想象,用心去发现自然之美、语言之美。


引导阅读
带领学生“读与感受”


        文章的意境美,都包含在语言文字之中。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让学生通过更多阅读去感受文字营造的意境之美,并通过朗读分享、领悟语言之美。“读与感受”是学生的一种主体活动。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读与感受”比分析讲解更重要,“读与感受”的过程是再“精妙”的分析讲解也无法替代的。没有认真细致的阅读,就谈不上深入准确的分析,更谈不上深刻细腻的感受。
        应如何指导学生“读与感受”呢?我们觉得应注意三点:一,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阅读。多读课文不是泛泛而读,每读一遍,要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目标,在读之前教师要提出明确要求并进行引导。二,读书要有层次。注意学生们由浅入深,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由读得准确到读得有感情,从而读出文章的情感之美。三,要有选择性读。要注意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既要给学生们充分的时间去泛读全文,又要指导学生们精读重点段落、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们领略节奏之美、结构之美。


丰富实践
带领学生欣赏真实之美


        审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好课本内容的同时,应该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带领学生们走进社会大课堂,让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以培养出有实践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生。怎么做呢?
        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必要的知识。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师要补充一些关于动物冬眠的知识,并让学生们说说他们知道哪些动物有冬眠的习性。
        根据教学的需要,组织适当的活动。如参观访问、兴趣小组活动、办手抄报、开故事会、演课本剧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们去发现美、创造美、展现美。我们教学《秋天到了》后,组织学生们开展了“找秋天”活动,并举办了以“秋天”为主题的展览活动。学生们有的去采集美丽的树叶,有的画了秋天的美景,有的收集了描写秋天的美文、美的词句。通过活动,学生们既丰富了知识,又开拓了对美的认识。
运用方法,实现举一反三。如教学《哪座房子最漂亮》,我们让学生们把家里的房子和学校的房子作比较,从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学习的快乐。

当前:三版(2018年02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