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山阳开展“厚德陕西·尚德山阳”道德实践纪实
摘要
孔子说,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植芷、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经充满香气了。说明好的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陕西山阳县将开展“厚德陕西·尚德山阳”道德实践系列活动作为全县精神文化脱贫、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开展文明村镇创建的重要抓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深入扎实的工作成风化人,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道德基础。

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古称丰阳)地处秦岭南麓,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石山区县、革命老区县、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山阳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将开展“厚德陕西·尚德山阳”道德实践系列活动作为精神文化脱贫、文明村镇创建的重要抓手,立足实际,创新载体,不断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山阳凝聚了强大正能量,被评为省级文明县城。
抓教育促治理
强厚德之基
山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县委常委会定期专题研究、听取汇报,制定出台了《山阳县“厚德陕西·尚德山阳”实施意见》《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夯实各镇(办)、各单位的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唱团、报告团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村镇、进社区、进农户“六进”活动,在全县上下形成人人培育、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在各中小学开展宣传阐释普及行动、传统文化传承行动、最美风尚培育行动、文明校园创建行动、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利用行动六大行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组织开展“最美少年”“美德少年”评选,引导全县未成年人见贤思齐,日行一善。充分利用春节、清明节、端午等传统节日,开展具有山阳特色的节日民俗文化活动,使“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精彩纷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的办好“道德讲堂”,累计举办280余期。开展家风家训、校风校训征集评选,展示推广活动,引导万千家庭晒家风、百余学校亮校训,把展示推广好家风好家训与创建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弘扬家庭文明新风。
坚持把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整合各单位力量,集中在食品行业、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等持续开展专项教育和治理。建立政法、经贸、市场监管等部门密切配合的联席会议制度,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推动培育诚信文化、法规制度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有机结合。广泛开展“诚信山阳”活动,加强诚信制度化建设。各相关单位积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发布“红黑榜”。推动政府职能部门把诚信建设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构建奖励诚信、约束失信的工作机制,营造诚实守信社会风尚。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创建活动,建成“诚信建设示范街”,完善中小企业的诚信档案,打造市场公平竞争的经商环境。针对干部群众旅游、出行不讲文明现象,开展文明交通、文明引导、文明餐桌、文明传播行动,积极宣传《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引导广大市民自觉讲文明、守道德。
树典型强宣传
立厚德榜样
山阳县积极动员全社会挖掘、推荐好人线索,推进“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常态化。先后组织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山阳人、山阳好人评选表彰活动,推出山阳县第三届道德模范10名、最美山阳人10名,山阳好人29名。其中,带着瘫痪母亲去上学的马佩瑶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全国特别关注“最美孝心少年”、感动陕西人物、最美陕西孝心少年、商洛市第四届道德模范等称号。成功举办商洛市2017年度美德少年颁奖典礼。
广泛开展“厚德丰阳·善行义举榜”建设,目前,在各机关单位和街道社区的公共场所共立榜360余面。依托县城北新街公交站牌、灯箱等,精心打造道德模范事迹宣传一条街。全面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基层巡讲活动, 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使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德深入人心。在县电视台开辟“我身边的道德模范”专栏,对道德模范先进事迹进行集中展播,引导形成学习、崇尚、关爱、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风尚。将“道德讲堂”和身边的道德典型事迹搬上荧屏,编辑出版《德耀丰阳》一书,让全县干部、群众、学生全面了解道德模范的事迹。出版发行《山阳孝歌》,大力弘扬传统优秀孝道文化。发挥部分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乡贤文化骨干的作用,组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唱团”,深入基层开展巡演活动。近年来,先后在《陕西日报》《商洛日报》等平台刊发全县宣传思想暨精神文明建设稿件680余篇。
建机制促服务
重厚德践行
山阳县建立健全关爱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机制,制订《山阳县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实施办法》,对生活困难、有实际需求的道德模范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切实关怀和帮扶,全力营造“好人有好报”的社会氛围。
近年来,在县有关部门及相关镇办的帮助下,邓竹娥、马佩瑶等家庭有困难的模范先后得到社会各界的捐助帮扶。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政府、企业、爱心人士对山阳县各界道德模范捐款捐物总价值达240多万元。以重大节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帮扶、慰问、关爱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活动,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列为走访慰问的重点对象,时时关注道德模范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困难,形成“做好事光荣、做好人不吃亏”的导向机制,引导人们滋长好心、善行天下。
积极引导全县各单位在“志愿云”系统注册志愿者并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全县已注册志愿服务队211个、注册登记志愿者17563人。制定、发布服务项目,着力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活动项目有效衔接,推动法律、文体、科技、医疗卫生志愿服务进社区。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所有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亮身份、领岗位、开展志愿服务。在广大农村,以邻里守望志愿服务为主题,广泛开展社区家政、心理疏导、医疗保健和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残缺家庭、单亲家庭和残疾人等志愿服务。建立了山阳县法律援助中心、山阳县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省级学雷锋示范点,志愿者王力、高婷、殷建行3人荣获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县爱心公益协会志愿者王力常年热心公益,联系组织陕西微公益协会、山阳爱心人士走遍全县各地及周边县区积极开展公益助学、扶贫帮困行动,累计发放助学金180余万元、爱心物资30万余件/套,看望走访贫困学生1000余人,他的先进事迹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
通过厚德建设,山阳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浓厚起来,全县城乡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在潜移默化中极大提升,为建设“三强两好”(实力雄厚的经济强县、充满活力的科教强县、绿色宜居的生态强县,科学发展好、百姓生活好)的美丽幸福新山阳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