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公益一线的73岁律师
刘苏雅
王永旺,是北京双强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如今活跃在“法律服务村居行”第一线的律师中,他是年纪最大的一位。
古稀之年,他主动请缨来到社区,利用他二十余年的法律从业经验给居民提供帮助,并对年轻的社区工作人员倾囊相授。三年的公益法律服务,得来的是居民和社区“热情、周到、满意”的一致评价。
他换上智能手机 一点点学习操作APP
王永旺今年73岁了。
从三年前开始,每个月的10日,王永旺都会准时出现在昌平区城南街道畅春阁社区、世涛天朗社区、山峡社区三个社区。他的任务是作为公益律师,协助城南司法所对指定社区进行法律服务。
“法律服务村居行”是北京市司法局2012年起试点,2015年向全市推广的 “一村一居一律师”稳定法律服务模式,属于公益法律服务。原则上,对七十周岁以上的律师不再安排村居法律顾问的任务,但王永旺却主动请缨。城南司法所考虑到他的年龄,将距离他家较近的三个社区交给他服务,对此,王永旺特别表达了感激,“城南司法所一直特别照顾我,给我提供了这个平台,说啥我也得好好干不是。”
算起来,王永旺取得律师资格已经二十多年了,社区里需要的法律服务对他来说可谓是驾轻就熟。为了方便管理,北京市推出了村居法律顾问APP,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让王永旺不得不从头学起。他换掉了老人机,让孩子帮忙换上了智能手机,一点点地学习操作。
王永旺对工作完成得一丝不苟,热情、周到、满意,则是反馈栏中社区工作人员对王永旺最多的评价。
手机永远开机 办一个案子跑好几趟
记录本上只记下了每个月王永旺固定的服务时间,而更多的社区服务,则体现在王永旺的通话记录和乘车记录上。王永旺的手机常年开机,他对居民承诺,有事随时可以通过电话联系,甚至可以直接到他家里面谈。
居民中最常见的问题还是婚姻、家庭纠纷,除了帮他们分析利弊、开展调解外,王永旺还会帮有需求的居民立遗嘱、写诉状。三年来,王永旺共帮助了十余位有法律问题需求的社区居民,每每有居民求助,王永旺少不了要来回跑上几趟。
虽然已经年过古稀,王永旺的精力却依然充沛,公益律师的工作对于他来说,就是退休生活中的一个乐趣。对城南司法所和各社区的工作人员,王永旺从来都是一句话:“您尽管布置任务,我随叫随到。”
“给大家讲讲课,做做调解,就当是锻炼身体了,不然平时也闲不住,没事儿也得出门遛弯不是。”王永旺从不觉得这是负担,反而乐在其中。
“能说一句‘这人不赖’,就够了”
作为一位老党员,不管走到哪儿,王永旺的胸前都佩戴着党徽。对于公益法律服务,王永旺将它看作是党员律师的责任和历史使命,要为最普通的大众服务,“干这个不是为了成绩,就是一份不容推卸的责任”。
不管是国家的最新政策、重大的法律法规修订,还是接地气的普法小故事,王永旺都不放过,每次到社区开展服务时,他都会顺便带上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大事小情的剪报,交给社区的工作人员。三年间,这些剪报已经攒了厚厚的一摞。
“居民可爱看了,有时候过来办事儿,还特意把王律师的剪报要过去复印。”世涛天朗社区工作人员杨红星说,居民都反映王永旺的讲座特别实在,案例生动,越听越入神。每次讲座结束,王永旺都会被居民围住,咨询自己遇到的问题。当然,作为村居律师不仅仅要服务居民,王永旺把杨红星看作自己的小徒弟,不时将他一辈子的工作、生活经验传授一二,“帮社区的同志们提升法律素养,也是村居律师该做的。”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三句话是王永旺给自己的座右铭,“我的要求不高,平时大家提起老王,能说一句‘这人不赖’,就够了。”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