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大同古城内的九龙壁景区,每到周末,一个年轻人总会出现在景区做志愿讲解员,受到游客的欢迎。他叫许玮,在业余时间喜欢研究历史文化,热衷于古建筑研究,到九龙壁做志愿讲解,是他多年的一个心愿,“不但能给各地游客介绍包括九龙壁在内的大同历史文化,更是一次学习和交流的良好机会。”
游客很喜欢他的讲解
九龙壁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桂的王府“代王府”前的一座照壁。明末清初,代王府毁于战火,九龙壁因与王府隔街而立,得以幸存。九龙壁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壁身上均匀分布着9条琉璃龙,工艺精湛,气势磅礴,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建造年代最久的一座九龙壁,堪称中国九龙壁之首。2001年,九龙壁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许玮说,九龙壁是大同历史遗迹,也是外地游客来大同旅游必到的景点之一,但大多数人仅知其名,对它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古迹背后的故事知之甚少。大多数游客前来参观,都是简单地拍拍照、与九龙壁合个影,他觉得很遗憾。“旅游不光是为了获得心情的愉悦,更是为了达到精神上的享受。”许玮觉得,作为一名大同市民,有义务向有兴趣了解大同历史的朋友介绍大同、宣传大同。于是,在原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他翻阅了大量明代的相关资料,尤其是《明史》《明实录》等典籍,试着来九龙壁做志愿讲解。
一开始,许玮担心游客是否会接受他的讲解,如果很突兀地给游客做介绍,难免会让人产生疑问——他讲的内容准确度高不高、讲解方式是否容易被接受等等。于是,他主动和游客攀谈,在交流中进行讲解,几次讲解下来,他发现游客不但很喜欢他的讲解,而且对了解大同的历史文化也有着很高的热情,有的游客还将他们知道的关于九龙壁的知识讲给许玮听,这不但提升了他的信心,也充实了他的知识量。
努力做大同
历史文化的宣传者
有一次,从北京来的张先生参观九龙壁时,问了许玮几个比较生僻的问题,他当时没有答上来,这让他有些难堪,觉得做一名讲解员并没那么简单,知识储备一定要丰富。原来,这位张先生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志愿讲解员,在故宫讲解多年。许玮主动向他学习,虚心请教,了解了更多与古建筑相关的历史知识,让他受益匪浅。
“不同的游客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提出的问题有的已超出讲解范畴,有时会问到更多有关明清两朝时期大同的历史,这就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更多九龙壁之外的知识,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许玮感言。
许玮说,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多年前就有志愿者参与景区讲解,志愿者们经过专业训练,不但能满足游客对景区历史文化的咨询,更以他们热情的服务,展示了城市的文明程度。许玮说,这也是他选择做志愿讲解员的原因之一,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尝试和努力,带动有相同爱好的市民也能加入志愿讲解员这个队伍中,逐步探索一套完整的志愿者讲解模式,在节假日,特别是黄金周期间,满足各地游客的讲解需求。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步伐加快,来大同参观的游客量激增,有很多外地游客对大同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许玮说:“作为一名大同市民,理所当然应该把诸如九龙壁这样的国宝介绍给游客,努力做大同历史文化的宣传者,让大家了解大同,爱上大同,这对打造大同旅游文化名城品牌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据《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