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师大教材的应用题教学
成都天府新区刘公小学 罗国才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应用题大多以情景图和文字出现,怎样让学生有序观察情境图和文字,是分析理解数量关系的关键。


        首先,和语文的看图写话相结合,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把数据信息和情景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编出一段小故事,同时插入数学语言理解图中信息,从而引导学生经历不同的过程进行思考,得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如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页的《秋游》,在情景图中只有文字“可乘90人,45人, 25人”,怎样启发学生分析数量呢?编个小故事吧。根据图,一些孩子成功地编出了“有船可乘90人。二年级一班的同学去秋游,淘气带领45名男生先上船,不一会儿笑笑又带领25名女生后上船,船上还有空座位吗?还剩多少个座位?”解法:90-45-25,在情境中学生理解了“总座位数减去男生座位数,再减去女生座位数,就等于剩下的座位数”连减的算理。还有些孩子编出“有船可乘90人。淘气带领的45名男生与笑笑带领的25名女生同时到达游船处,两队一起上船,还剩多少个座位?”根据这个情境,孩子们可得到解法:90-(45+25),情境中理解总人数减去两队的人数和等于剩下的座位数。编故事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经验和感受,增强对知识的技能的理解。
        其次,正确运用文字和数字之间表示相同对等关系,进行合理的代换,使数量关系明朗。如,小猴收了36根玉米,小熊收的玉米比小猴多18根,把36根与小猴进行代换,转化为小熊收的玉米比36根多18根,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
        再次,利用语文学科的句式变换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如,甲数是80,相当于乙数的2/3可以转化为“乙数的2/3和甲数80同样多”,数量关系明确了,学生就很容易列出方程。
        总之,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何利用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图文并茂的数学信息,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当前:三版(2018年11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