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从根本上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文明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灵魂,也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随着陕西省榆林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步伐也逐步加快。榆林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榆林市在文明的道路上更进一步,通过自己的辛劳,为榆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色争辉。
        “好人现象”引发“好人效应”
        榆林这片土地向来不缺少好人榜样。2013年,为了把更多默默无闻的“榆林好人”发掘出来,榆林市通过好人线索推荐平台推荐、记者下基层寻找等多种方式,长期刊播榆林好人的感人事迹和凡人善举,旗帜鲜明地弘扬正能量,并对包括美德少年、美德教师、诚信商户、最美医生、好儿媳、十星级文明户等各类“榆林好人”进行奖励。就这样,35年致力于聋哑儿童教育的“中国式莎莉文”杨钝,8年坚持不断、累计送出800多万份爱心早餐的“爱心香粥发起人”贺军,“独居荒山十七年,一个人植绿一座山”的齐军祥等越来越多的好人好事被挖掘出来。
        如今,榆林已累计评选出五届“榆林好人”,全市累计推出全国道德模范1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人、中国好人45人和1个团队、全国十佳美德少年1人;陕西省道德模范和提名奖获得者34人、感动陕西人物4人,陕西好人80人和3个团队,最美陕西少年9人、陕西省文明小公民和文明好少年31人、陕西美德少年4人;榆林市道德模范和提名奖224人、榆林好人及提名奖获得者1859人。同时,榆林市还举办了千余场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交流互动活动。这些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为榆林市树立了道德榜样和行为标杆,培育和引领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在2018年5月举行的2018届陕西520公益季颁奖典礼上,榆林市被评为“陕西省正能量城市”,在组委会评出的全省5名“千金一诺”守信人物中,3名榆林人榜上有名。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主题教育取得实在成效
        2018年,榆林市推行“公办幼儿园适度收费、民办幼儿园按等级适度奖补”等措施,引导民办幼儿园降低收费,向普惠性方向发展;通过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阳光招生均衡编班等措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重托、人民的期望,也涉及榆林千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做好榆林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将为榆林市顺利如期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加快实现‘三大目标’作出新的贡献。”2018年6月21日,榆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博在榆林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推进会上表示。
        截至目前,榆林已创成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1个、全国文明校园1所。2人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48人被提名陕西美德少年。同时,榆林市还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82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地23处,全市所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技馆均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
        18万志愿者遍布驼城
        每逢星期六的上午,榆林市航宇路街道航宇路社区的“幸福禾苗课堂”都会准时开课,航宇路社区幸福禾苗服务队为辖区内的留守儿童、孤儿、贫困儿童和单亲家庭孩子义务进行课业辅导和心理疏导。幸福禾苗服务队成立于2015年,如今志愿者人数已发展至34人,而在航宇路社区,除“幸福禾苗”外,还有包括“爱晚亭”“白衣天使”“法律援助”在内的7支志愿者服务队,分别开展着不同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
几年来,在榆林街头,志愿者服务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城区的各大十字路口和公交站台,志愿者服务队常年坚持开展文明引导志愿服务,他们头戴小黄帽、身穿黄色统一服装,积极引导群众有序上车、安全过马路,帮助迷路的老人和孩子寻找家人,为行人指路,清扫路面垃圾……成为展示文明榆林新形象的重要窗口。目前已有超过18万名的榆林志愿者在驼城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各种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已成为榆林人追求向上向善的新时尚,成为引领榆林社会文明进步的风向标。
        榆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榆林市文明办主任谢宏表示,下一步市委、市政府将坚持问题导向,对标测评体系,围绕“一条主线”、实现“创成”和“创好”两大目标、打造“三个品牌”、站位“四大攻坚战”、落实“五条保障线”、实施“六大专项整治”、用好“七条推进措施”、狠抓“八项重点工作”的思路,抓好整治工作,对重点路段、背街小巷、公共场所、农贸市场等开展拉网式检查,加强综合整治,在改善环境、完善设施上达标创优;抓好管理工作,围绕道路交通、文明出行、校园周边、五小行业和窗口单位等加强规范引导和管理处罚工作,在优化秩序、规范经营上达标创优;抓好精细工作,按照测评体系要求,把工作做到人的身上、得分点上,在提升素质、申报材料上达标创优;抓好亮点工作,树立标准意识、品牌意识,打造公共场所、商业大街、品牌社区等点位,在载体建设、实地测评上达标创优;抓好宣传工作,加强创建宣传教育力度和公益广告覆盖密度,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度,在全民发动、宣传造势上达标创优,力争在创建效果和成绩排名上取得更好成绩,把榆林打造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不断谱写新时代文明榆林的新篇章。 陕文
当前:B2(2019年01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