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之趣
孙丽丽

元末明初的大学者,曾编修了《元史》的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讲述了他少年时借书苦读的情景:“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宋濂对书的摘抄,虽因条件所致,却成就了他的学识积累。如今,我们大部分人虽有了读书的好条件,却总因为“买来的书就是自己的了,什么时候都可以读”,往往将其束之高阁。

刚上中学时,语文老师就教我们做读书札记。我的第一本读书札记,是记在获奖而得的笔记本上的,本子的蓝塑料封皮上印着北国风光,在当时算是比较精致的。我在扉页上抄下列夫·托尔斯泰的格言:身边永远要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睿智的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我读书的速度比较慢,因为要一边读书一边搜集资料,把书中读到精粹的话语、独到的见解、寓意深刻的典故、哲理丰富的段落以及翔实可靠的资料都摘录下来,在手、眼、心的共同作用下,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脉搏,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和妙处。我时常会翻阅品读摘抄本,揣摩其中字句的精妙之处,慢慢的,我发现其实富有生命力的文字并非像星辰一样遥不可及,摘抄,就等同于把优美的字句如珍珠般串在了一起,待空闲时细细摩玩,不失是一件怡情怡性的事。

关于读书,徐特立总结出一个18字口诀:“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全抄不如摘抄。”细细咀嚼,反复领会,摘抄的过程就是思考琢磨、钩玄提要,在把握文思要义和精神实质这些方面下功夫。若没有深刻的理解和领会,只是不经意地东剪一下西砍一刀,绝对摘不出精华和要点来。摘抄的过程即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理解,其意义和品格自然远非全抄所能相比的了。

学富五车的梁启超曾说过:“摘抄的工作苦是苦极了,笨是笨极了,但是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开这条路。”文学巨匠郭沫若在谈《十批判书》的写作经历时,对摘抄的过程讲得更为具体,他说“接连几天,翻来覆去地把《吕氏春秋》读了好几遍,我的一贯方法是先就原书加以各种注意和标识,再备一个抄本把它的分类摘录下来,这样在下笔的时候,便可以左右逢源了。”

摘抄,是在吸收别人智慧的同时,得出自己新的思想,如鲁迅之谓“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只有读后实践,才能有所收获,否则便少了创造的快乐。“不读书则愚”是可哀的,只读书收集别人的智慧也很可惜,只有读后思悟,得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才是大智慧。

当前:四版(2019年01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