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四川省成都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管理区域内张灯结彩,一片欢声笑语。
为了让站内受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新春气氛,成都市救助管理站开展了“张灯结彩 喜迎新春”主题活动,活动包括文艺演出和包饺子两大环节。
上午9点30分,活动在歌舞表演《张灯结彩》中拉开了序幕。喜庆的装扮、精湛的舞姿迅速将受助人员带入到新春节日的气氛中。随后,《爱出发》《夫妻双双把家还》《四川欢迎你》等舞蹈陆续精彩上演,引得台下的工作人员和受助人员掌声不断。精彩的文艺演出结束后,工作人员与社工组织受助人员有说有笑地开始包饺子。半个小时以后,一百多个饺子整整齐齐地摆在大托盘中。工作人员将包好的饺子送到厨房,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了,受助人员吃着自己动手包的饺子,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为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存权益,让他们在寒冬中感受到温暖和社会关爱,成都市救助管理站于2018年11月启动了“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用满满的关爱去温暖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心。
据成都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周馨介绍,救助管理站会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给流浪乞讨人员赠送被褥及御寒衣物,并为他们提供适宜冬季的饮食,同时做好医疗巡诊工作,对需要送医的人员及时进行医疗救助,使他们的基本生存安全得以保障。
为了让受助人员早日回归家庭,成都市救助管理站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查询、DNA数据对比、人像识别、张贴寻亲公告以及发布寻亲信息等方式,积极开展寻亲服务工作。
“去年12月底,我们就送71岁的彭大爷回老家了。”据周馨介绍,彭大爷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外出流浪,因为长期不在原籍地生活,户籍信息已被注销。彭大爷被派出所人员送入救助管理站后,站里的工作人员通过与彭大爷交流确定了他的原户籍地址,并与当地村支书取得联系,协调彭大爷的返乡安置事宜,现在,彭大爷已经在原户籍处的敬老院安享晚年了。
“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启动以后,成都市救助管理站迅速成立了专项督查组,加强对成都市中心城区(金牛区、成华区、武侯区、锦江区、青羊区)和高新区的街面督查力度,设计了17条基本覆盖中心城区和高新区辖区的督查线路,并定期于每周二、周五开展日间督查,每周四开展夜间督查,力争不错过任何一个露宿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
除此之外,成都市救助管理站、市民政局以及市公安局等部门还联合开展了夜间联合督查行动,“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开展日间街面督查22次,夜间街面督查10次,夜间联合督查行动2次。”成都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王红告诉记者。
“我们还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合作社工项目,通过使用成都市救助管理站的平台,引进专业的社工服务来推动救助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提升。比如,我们会对站内流浪未成年人开展替代教育沙盘治疗、音乐干预等多元化服务。”周馨说,我们还会定期组织针对流浪乞讨成年人的小组活动,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回归家庭。
截至目前,成都市救助管理站已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000余人,完成返乡安置6例。“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不仅可以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帮助,还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我们会一直坚持做下去。”周馨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在这个冬季,全国各地都陆续启动了“寒冬送温暖 关爱流浪乞讨人员”专项救助行动,为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送去温暖和关爱,确保他们顺利过冬。山西省太原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将车站、繁华地区、地下通道、桥梁涵洞等区域作为重点巡查区域,24小时随时待命赶赴现场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河北省邯郸市推出主动救助、快速救助、分类救助、延伸救助、联合救助五种救助方式,确保流浪乞讨人员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还专门开办了流浪乞讨人员志愿者培训班,让流浪乞讨人员能够得到更全面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