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三道桥社区,才发现
最美是人心
李尚维

 

    在2018年3月公布的2017年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名单中,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大山坪街道三道桥社区荣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成为泸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社区。

    这个2010年9月7日成立的社区,是怎么用7年的时间,建成“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的呢?

    高人气

    ——群众的积极性是关键

    3月5日下午,三道桥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四楼正在开展“健康你我她 温暖度三八”健康知识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来自“绿益行”的志愿者正在为辖区150余名妇女讲解妇女健康体检的重要性。

    人气高已经成为三道桥社区举办各种活动的一大特色。“与社区刚成立时相比,现在社区举办的活动人气都很高,有些活动限于场地,还需要限制参加人数,提前报名才行。”三道桥社区党委书记张鹏介绍。

    如何长期维持社区活动的高人气,三道桥社区有着自己的经验。

    “社区的建设只依靠志愿者队伍单方面推动难有实效,发动群众的积极性才是关键。”张鹏说。于是,三道桥社区针对居民参与活动同样制定了积分累计和兑换的机制。社区积极联系辖区内爱心单位,为志愿者和辖区居民提供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活动即可获得积分,累积积分即可兑换所需服务,这样的运作机制为社区顺利开展各种活动提供了坚实的人气基础。

    好活动

    ——紧跟群众需求

    当然,三道桥社区爆棚的活动人气不只是靠积分兑换服务,紧跟辖区居民需求的活动内容才是基础。

    针对辖区内的青少年,三道桥社区开设了“五点钟课堂”,通过校地合作针对不同时期开设学期班和暑期班,学期班以课业辅导为主,暑期班则开设“暑期成长计划”,为青少年定制科普、亲子乐园、素质拓展、手工制作等特色暑期活动。对于辖区内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三道桥社区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摸排老年人的不同喜好开展活动,设置了“好手艺”手工小组、八段锦健身气功等7个团体小组。此外,“月月有主题,次次都精彩”的群众文化活动、“邻里学、邻里乐、邻里和、邻里助、邻里演”五大系列邻里活动、爱心义诊进社区活动等,都是在充分调查辖区群众意向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

    “在获得‘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以后,我们在原有服务活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打造,并新增了五大活动。”张鹏介绍道,原本“五点钟课堂”开设了学期班和暑假班,在学校实行校内托管服务以后就改为了寒暑假课堂;新开展的“阳光助残”“家庭公益”“好书漂流”“翁翁下午茶”“齐做酒城先锋 同创红色义工”五大系列活动为打造更为和谐的社区氛围助力良多。目前,这个“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每年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的次数逾200次。

    “活雷锋”

    ——可爱的“大龄”志愿者

    三道桥社区刚成立时,出现了环境问题、安全问题、历史遗留问题等一个个难题,而居民对社区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不高,矛盾纠纷难以调解。于是,三道桥社区将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与创新社区治理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志愿服务的新思路、新方法,而积极发挥社区里“大龄活雷锋”们的作用就收到了奇效。“社区氛围越来越好,离不开这些可爱的志愿者们。”张鹏感慨道。

    辖区67岁的老党员王身玉,在2016年底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后整日闭门不出。75岁的社区志愿者范林君就经常去王身玉家,无微不至地陪伴着王身玉。一年多后,王身玉终于走出丧子的阴影。在泸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范林君主动带领小区党员们捡垃圾,还当了四五年的网格员。“党员就要发挥党员的作用,只要我的付出帮助了别人,就是最好的回报。”范林君笑着说。

    83岁的陈昌伟,是廉租房小区里的“活雷锋”,也是小区里的志愿者领袖。除了经常组织小区里的居民除草、打扫卫生外,陈昌伟还时常帮助小区里的困难群众。

    “这里的环境不一定是最美的,但人心一定是最美的。”张鹏笑着说,“与社区刚成立时相比,现在居民对社区的认可度和信任度越来越高,矛盾纠纷也越来越少。”

当前:A4(2019年04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