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润徽州
刘云燕(河北)

    春雨,一滴一滴,飘落在古老的廊桥上,飘落在白墙黛瓦的庭院里,打湿了油菜花,也打湿了茶碗和心绪。

    每年一到这个季节,我都会想起在徽州度过的春日时光。在那里,村子里的空气是质朴而清新的,每个村子都有一条小河相依,河水悠悠,滋润着美丽的田野,环抱着早春的村落。一到春天,田野里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就盛开了,它们如海洋一般铺陈开来,渲染出一幅色彩明亮的画卷。

    晴耕雨读。在古老的徽州,人们习惯于在晴天时劳作,在下雨时读书写字,此二事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让人对徽州人材辈出的原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你不得不敬佩古人的智慧——即使身居乡野,依然有着一份睿智和豁达。

    当你坐在廊桥上品一杯茶时,茶香氤氲周身。杯中一定是刚刚采摘而来的上好茶叶,而山顶上云雾缭绕的地方,正是茶园所在。用青花瓷的茶具泡上一壶茶,你便可以听到当地的老人为你讲述徽州的故事和传说,在他们看似混浊的眼神里,在他们生动细致的描述中,你才能真正读懂那些房梁上的雕花与门口的石雕里究竟蕴含了什么样的故事,甚至可以窥探出在这个小小村落里生活的人们,祖祖辈辈曾经历了怎样的幸福和磨难?

    我喜欢在村中古老的廊桥上行走,拱拱的廊桥可以遮风挡雨,因此当蒙蒙的春雨落下时,我还可以悠然地坐在廊桥里,静静地看着每一个走过的人。人们大多行色匆匆,唯有老人是缓缓、缓缓地走过去。我时常想,在徽州的廊桥里,一定有过一些荡气回肠的故事,而如今“吱吱呀呀”作响的廊桥,似乎只能用人们的脚步声来诉说暗语。光阴打在廊桥上,无声无息,唯有春天的藤蔓青青,花朵嫣然。

    行走在这样的村落里,可以尽享一派田园风情。小船悠悠地划过来,又悄然划走了。母鸡带领着小鸡嬉戏着,在油菜花地里若隐若现,生机无限。雨后的空气格外清爽,坐在徽州村落的院子里,点上几个地道的小菜,泡上一杯茶,喝上几口小酒,恍恍然,乐把他乡作故乡。

    也许,旅行就是一种心境的放松。我们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不是为了拿来晒与炫耀,而是在行走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另外一种状态,从而更全面地认知一个比我们日常生活的范围扩大了成百上千倍的世界。当看的多了,人们就会发现,原来生活有如此多面化的呈现,从而内心变得更加平和,更加理解,更加包容。

    雨落徽州茶碗湿。徽州的印象,是那盏青花瓷的茶碗,是那个穿着蓝印花布的姑娘,是那条油菜花地旁的廊桥,是小伙子们划船时“哗哗”的水声,是老人们侃侃而谈时眼角的层层波浪。

    春雨润徽州,清雅、美丽,缥缈,如梦如幻。

当前:4版(2019年04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