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社区,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老城区,成立于2001年,有常住居民5000多户,15000余人,20个居民组,社区党委下设3个支部。这里大部分的房龄在30年以上,曾是典型的“三无小区”,也曾面临着和大部分老旧小区同样的问题——“没人管”“不好管”。然而,在四川省“三个一百”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征集推选活动中,西街社区却入选“最佳温暖社区”。
它是如何变成让居民满意的“温暖社区”的?社区党委书记杨强道出了秘诀。原来,西街社区实行“1+2+3”工作法,即办一份报纸、建立两个群(党员微信群、居民微信群)、三项服务(党委为支部服务、支部为党员服务、党员为居民服务)。深化“零距离”服务,管理服务无缝覆盖辖区109个居民小区。一切工作都在党委领导下,一级带着一级干,分工不分家。
公开电话亮承诺
2013年9月,经过3个月的实习期,杨强正式成为西街社区的党委书记。为了熟悉工作环境,他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跑遍了社区所有小区。在走访过程中,杨强发现,大部分居民对社区工作有误解,认为社区工作就是泡一杯茶,看一份报纸,一坐一整天。居民对社区工作的不了解和消极态度让杨强很是诧异。回去之后,杨强一直在想,如何让社区干部们真正为大家服好务,拉近社区干部和群众的距离?
2014年,西街社区推行《民情日记》,要求社区书记和社区组长必须下沉到一线,了解居民所想所需,并提出解决思路。《民情日记》工作法推行一年多后,居民对社区的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杨强觉得仅仅这样还不够,在各个小区楼栋显眼处分别公示了对应的居民小组组长的名字和电话号码,方便居民们找社区干部解决生活难题,以便拉近社区和居民距离。
电话号码公布后,居民小组长们几乎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哪家管道堵塞,哪家邻里纠纷,哪家楼顶漏水,哪个小区电线老化,都会电话找到小组长解决。68岁的黄平熙是西街社区党支部委员兼居民小组长,负责6个小区的日常事务,她所住的地方距离这些小区并不近,这些小区由于较老旧,没有门卫,只有一道大铁门,居民小组长们手中保存了几把铁门钥匙。有时候晚上有忘带钥匙的人打电话喊开门,她要骑着自行车赶过来开门。冬天有时候下水道堵塞,居民反映到小组长那里,小组长们要打电话找专业疏通工人来疏通,有时还会跟着一起疏通下水道。
公开电话亮承诺实行后,社区干部几乎都下沉到了小区,居民也更清楚“遇到问题,应该找谁。”杨强坦言,一开始他确实有“私心”,“我希望一方面方便居民,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加强居民对社区干部的监督。”
社区报纸免费发
在西街社区,大部分人都知道《社区建设》,这是一份西街社区自办的对内交流的报纸,也是犍为县唯一一份社区自办的刊物。
2016年,在杨强和大家的努力下,社区工作有了进一步推进。如何让更多居民知晓社区工作,并且为他们提供方便?曾经有过计算机培训工作经验的杨强决定,为社区办一份居民自己的报纸。
2017年3月,以《社区建设》为刊名的报纸在西街社区正式印刷发放,每季度出刊一次。第一期报纸没有任何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模式,组稿、排版、审核等工作,全靠杨强带着社区两委班子摸索着进行。第一期报纸只有4个版,内容主要是党建工作动态、兵役登记相关知识、养生等便民信息。后来多的时候有10个版,增加了《最美故事》《示范引领》《学习交流》等栏目内容。报纸的稿件部分来源于社区党委班子成员撰写、部分来自网络、还有一部分是居民来稿。
截至目前,《社区建设》已出刊8期,免费向居民发放4000份。杨强说,为迎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他和社区两委班子不断创新宣传模式,前不久刚刚开设了西街社区微信公众号,这将配合《社区建设》,更加及时推送社区工作信息。
“三无”小区“大变脸”
在西街社区,大部分小区多年来面临着卫生、治安环境、管理等难题,但现在这些难题都找到了解决的路径。
位于兴仁巷78号的百草园小区曾是拆迁改造而成,小区建成并交付使用不久后,便成了“三无小区”, 车辆乱停乱放,“脏、乱、差”现象突出。小区无人管理,居民没有安全感,怨声载道。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西街社区着力推行“小区自治”,引导协调成立小区自治组织,有条件的小区聘请专门人员值守保洁,较小的小区动员居民自筹资金请专人定期保洁;协助建立完善小区居民公约、管理制度、卫生保洁制度,引导居民投身小区建设管理和环境卫生保洁,并长期坚持。同时,社区依托平安小区、智慧小区建设打造,辖区109个小区全部免费安装了门禁系统,并在各小区设置了自动车栏、人脸识别、电子围栏、高清视频等融合现代科技元素的安防系统,成功将百草园小区打造为智慧小区样本。社区设置有专门的综治巡逻队,有队员10人,坚持定期开展巡查巡逻,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提升了广大居民的安全感。
“以前出差、节假日到外地旅游,心里总是不踏实。”家住百草园小区的居民闵小容说,“自从小区经过改造后,环境就大不一样了,下水管道通了、路灯亮了、有专人来保洁了、车辆停放也有序了,小区安全系数大大提升了!”
杨强对“温暖社区”有着自己的定义:“温暖,就是要让服务对象满意,让居住在辖区范围内的居民感到幸福,并且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