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长征精神 筑牢信仰之基
红色泸定桥干部学院开班暨“川藏线千里文明走廊”创建活动启动

活动现场    罗玉琢  摄 

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    肖宵  摄

    本报讯(罗玉琢 记者 何纯佳)红色泸定春意盎然,纪念碑前庄严肃穆,二十二勇士“矗立”两旁……4月16日,由电子科技大学教职工和四川省内外25家市(州)党报负责人组成的红色泸定桥干部学院首批学员,四川省、甘孜州各界领导、代表共200余人徐徐走进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广场,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举拳宣誓重温入党誓词,接受红色洗礼,强化党性修养。

    当日上午,红色泸定桥干部学院在甘孜州泸定县正式开班,同时,“川藏线千里文明走廊”创建活动启动。活动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甘孜州委、州政府和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共同主办,甘孜州委宣传部,泸定县委、县政府等共同承办。

    蜀山苍苍,泸水泱泱,缅怀先烈,筑梦未来。活动仪式上,“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采访报道记者团,四川省21个市(州)和昌都、迪庆、玉树、果洛、甘南等市(州)的党报记者,红军后代、川藏线老兵、道德模范等代表齐聚一堂。

    “坚定信仰、甘为先锋、敢于牺牲、飞夺天险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精神’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都要传承弘扬。”甘孜州委常委、副州长李一昕表示,将红色泸定桥干部学院开班和“川藏线千里文明走廊创建”两项活动同时启动,正是为了聚焦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脱贫”“同奔康”的工作目标的需求。

    启动仪式后,红色泸定桥干部学院首批学员迎来了第一堂党课——开国少将王耀南将军之子、中宣部宣讲团成员王太和专题讲座。

    “长征开始时,父亲便带着工兵营架设了长征路上第一桥!在飞夺泸定桥的战役中,父亲负责指挥工兵连铺桥板,他到附近村子里向群众借来门板,把两端锯出凹口后,再用绳索固定。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着红军主力就是从这样的桥板上通过的。”讲座中,王太和老师将有着“工兵王”“地雷王”“爆破王”等称号的王耀南将军在长征时的事迹娓娓道来,深刻诠释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事业成功的宝贵经验,让学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领悟到伟大的长征精神。

    “聆听了王太和老师的讲座后,我从中汲取到了前行的力量,将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奋勇向前。”参训学员李文远由衷感慨,“对照红军当年革命时期党性这面‘镜子’,让我们深刻思考向革命先辈学什么,自觉清扫精神‘灰尘’,增强了教学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学员强桂则表示,“第一堂课便让我们体验到了红色泸定桥干部学院强大的‘红色基因’,红色教育震撼力、感染力强,教学思路有特色、有亮点,可看可学,很受教育、深受洗礼。

    据悉,红色泸定桥干部学院首期培训班将持续至4月18日,课程包括到泸定桥、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现场体验实地学习,在中国红樱桃之乡——泸定县杵坭乡考察学习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全域旅游等,观看四川藏区第一台革命题材实景剧——《飞夺泸定桥》,在雅康高速公路大渡河特大桥实地体验,到甘孜州博物馆参观等,同期“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采访报道记者团也将在沿途采访。学员和媒体记者们将共同感受红军长征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共同感受甘孜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而作为此次活动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川藏线千里文明走廊”创建活动将贯穿全年。

    “这项活动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将整合驻州部队、企业、文明单位以及各级各部门工作力量和资源,统筹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建设等工作。”甘孜州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具体工作目标是把川藏线建设成维护祖国统一的政治线、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稳定线、荟萃多样自然人文景观的风景线、展示干群特有精神风貌的文明线、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幸福线。

    “预计今年内将开展一次军地、企地共建文明走廊活动,创建一批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细胞,建设一批精神文明建设阵地,推树一批身边先进典型,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据甘孜州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此项工作的具体任务,是重点抓实“五个一”不断提升创建覆盖面、影响力和实效性,做大做强甘孜文明创建品牌,为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当前:B1(2019年04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