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张温暖的笑脸、一句句走心的话语、一次次真诚的帮助……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学雷锋的人群和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扶危济困、服务社会的感人事迹,常怀善心、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不计名利、不求回报的优秀品质,生动地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着现代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
志愿服务活动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诠释与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它传承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时代精神的体现。志愿服务体现着不求回报、服务他人的利他主义精神,无私奉献是其精髓,并以志愿为原则,以帮助他人、和谐社会为宗旨,传递着爱心与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高度契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结晶和生动体现。
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灵魂和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方向。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宏观指导,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志愿服务的全过程。特别是在生活观念、价值观念多元的现实社会中,通过志愿服务的典型示范作用,有利于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营造和谐的道德氛围。
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是集聚社会正能量、弘扬真善美的重要平台。如今,志愿者的微笑成为最美的“中国名片”,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参与者、传播者、践行者,赋予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新的时代符号,丰富着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积小流而成江海,这些正能量、这些新风尚,逐步构建和夯实精神文明自信的基础,鼓舞和激励着人们为实现每个人的中国梦、为实现全体中国人的中国梦不断奋斗前行。
精心培育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营造见贤思齐、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局面。自2015年开始,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15个单位主办的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引导人们积极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各地强化教育引导,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利用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大众乐于接受、易于传播的方式,多渠道、多载体、多方式地积极宣传志愿服务的先进典型活动,形成人人愿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荣的良好氛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责无旁贷、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