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 轻松、个性、创造性

    95后女大学生刘划亭毕业后成为了菜鸟黄陂智慧园区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30岁的王飞飞从一名出库打包工华丽转身,成为了菜鸟嘉兴未来园区的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收入翻了一番。

    和传统物流园区不同的是,菜鸟一直使用IoT(物联网)、AI(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致力于推进物流园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并打造了行业内高标准的未来园区,一部手机可以管理园区,700台机器人可同时作业。

    刘划亭和王飞飞不需要像传统的园区工人,进行高强度重复的体力劳动,而是使用计算机,组织以及保障园区内的机械臂、机器人等进行商品的拣选、打包发货。

    “原来拣选工人一天走要几万步,现在一天只走2000步。一个机械臂工作一天可以避免工人弯腰两万次。”王飞飞说,工作更轻松,但效率反而提高了。以嘉兴未来园区为例,作业效率是普通园区效率的五倍。

    新职业的背后是新产业的形成,带动的就业机会明显增多。菜鸟未来园区一年来在全国多地复制,大量IoT设备、机器人都有赖于物联网和工业机器人的工程技术人员来部署、维护。

    以物流机器人为例,目前已形成千亿规模的市场,菜鸟合作伙伴快仓上线的智能机器人项目已超200个,为一批技术人才提供了就业机会,其中研发工程师超过70%,硕博士占员工总数的三成。

    此外,菜鸟在大规模使用人脸识别的智能快递柜,带动了大量物联网技术人才涌入该领域。从最初的按键式开柜,到扫脸开柜,再到快递塔等智能柜新物种层出不穷,技术人员创新活力强劲。

    同样是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阳利军是长沙三一重工的焊接班长,他身边的机器人“同事”逐渐增多。

    “刚和机器人合作的时候,一下子90%的工作都由它接手,感觉实在太轻松了。”阳利军说,焊接机器人由四节臂组成,非常灵活,许多人工很难焊接到的刁钻角度,它却能进行“花式”焊接。

    “地板总成机器人”由一个焊接机器人、一个焊接夹具和一个吊具组成。阳利军在每日工作前都要给机器人擦灰、检查线路、清理枪头等,装上产品零件后,由机器人负责接下来的焊接工作,完工后阳利军再检查产品,这样整个流程就完成了。“机器人的好处就是工作效率稳定,成品质量高,这是人工很难做到的。”阳利军说。

    在阳利军负责的总拼线上,除了“地板总成机器人”,还有负责驾驶室的焊接、抓取与合装工作的机器人。总的来说,这条线上,有2个环节是由5个工人完成,其余由11台机器人完成。

    对于机器人替代人工的一些说法,阳利军并不感到担心。“我们有创造性,可以完成复杂的、临时性的、个性化的工作,所以虽然机械自动化是工业制造的大趋势,但人工依然有优势。”

当前:A4(2019年05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