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税务总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税务局挂牌合影
南昆仑,北祁连,茫茫八百里瀚海戈壁中的柴达木盆地举世闻名,享有 “聚宝盆”的美誉。在这片广袤神秘、流光溢彩、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处处绽放着绚丽的文明之花。
“创建竞风流,新风扑面来”。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税务局(以下简称“海西州税务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宗旨,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思想教育为重点,服务发展为目的,扎实深入地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在创建过程中,海西州税务局既把文明创建工作与加强税收征管、完成税收任务相结合,又把文明建设与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队伍素质相结合,为税收发展提供素质保障,还把文明建设与加强科技建设,优化服务质量相结合,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服务保障,使创建工作在海西税务深深扎根、茁壮成长,绽放出了朵朵文明之花。随着文明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海西州税务局先后获得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青海省文明单位标兵、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青年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海西州直机关第一批党建示范点、青海省文明单位、海西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达标单位、优秀单位、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纵观海西州税务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的工作历程,一组特色与创新交相辉映的风景画卷徐徐展现:“道德立局、素质建局、治税强局、科技兴局、文化活局、创新促局”,已成为全局的创建定位;争做“三个表率,一个模范”,已成为全州税务系统720余名干部职工共同的追求;创建活动与税收中心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两发展,已成为海西税务系统科学发展的共识。
海西州税务局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融合 规范 落实”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局党委和州委、州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求,大力弘扬“柴达木精神”和“青藏高原五个特别精神”,更好地肩负起了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依法治税,从严带队,转变党员干部作风,努力锻造一支“忠诚、担当、干净、干事”的高原税务铁军,这对全州局的干部职工来说是一个富有活力的空间,对州局领导班子来说更是一次富有挑战性的考验,面对机遇,他们用发展的、联系的、前瞻性的眼光,大手笔描绘创建蓝图,果断打响了一场“转变作风、提高效能,抓好创建、促进和谐”的攻坚战,为全局中心工作连上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税收收入新突破。2016年至2018年,全局系统累计实现税收收入354.72亿元,占全省税收收入的33.18%以上,为海西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税务贡献。

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让创建深深根植于税务沃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州局领导班子清楚地认识到,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税务人员追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目标的崇高精神境界,构建以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为核心的共同价值观,全力营造向上向善的工作氛围,大力推进税务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为永葆文明创建的生机活力引来“源头活水”,才能助推税收现代化事业发展,才能不断铸造新的辉煌。
——组织建设滋养“文明沃土”。海西州税务局实行创建文明单位 “一把手负责制”,加大组织、指导、协调和投入力度,明确创建规划,制订《文明科室和文明单位评选办法》,局领导与各单位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创建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将文明创建与税收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负其责、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在创建活动中,结合税收工作的特点,年初将创建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并细化创建工作方案,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制订《海西州税务局2016-2018年度文明创建工作规划》,使文明创建工作有规章可循、有标准可依、有目标可赶。同时,州局注重加强与州文明办的沟通,主动汇报创建情况,积极争取帮助和支持,按照《全国文明测评体系》的要求开展创建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并邀请州、市文明办领导莅临州局,就创建意识、创建路径、档案资料、活动载体等方面予以指导,保证创建活动的顺利推进。
——思想建设播撒“文明种子”。以全面、深入、扎实的思想教育为主线,坚持中心组学习和日常学习制度,组织机关全体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泛开展理想信念、职业道德、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税务干部在工作中做到“三珍”,算好人生“四账”,促使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定信心干好本职工作,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组织税务干部深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公务员行为规范》,相继组织开展家属廉政文化座谈等“七个一”活动;开展“传家训、亮家风,增党性、助廉政”主题征文评选活动,举办演讲比赛,营造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崇尚文化、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浓厚氛围,倡导“知荣耻、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争做文明税干、文明家庭成员、文明市民。以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积极开展“共产党好、总书记好,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实践活动和寻找“最美海西税务人”活动,先后评选出优秀共产党员31名、“最美海西税务人”12名、“五星级文明户”56户、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18名。用这些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教育、感染和激励广大干部弘扬正气、传承美德、勤奋工作、积极进取。除此之外,州局还组织召开“海西税务榜样”“岗位能手”“税收业务知识竞赛”等表彰大会,通过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宣讲事迹,传递税务正能量,树立文明风向标,推动全系统精神文明建设。

办税服务厅值班领导为少数民族纳税人导税

重阳节徒步活动
让创建真正成为“绿化工程”
“宛如一棵大树,只有主干充满了水分与营养,那一枝一叶才会焕发勃勃生机”。州局党委在实践中摸索,在总结中提高,精心制定实施了文明创建“绿化工程”,让每个部门和每位干部职工都成为文明创建这广袤森林中的一棵参天大树、一株小草,在平凡的岗位上,源源不断地为打造“和谐税务”服务品牌注入绿色生机。
——打造表率示范机关,树立海西税务形象。着力打造“六型班子”,发挥领导班子模范带头作用,州局连续6年得到海西州委、州政府的通报表彰;着力打造专业化干部队伍,通过开展“基层建设年”“作风提升年”“人才建设年”和“岗位大练兵 业务大比武”等活动,干部职工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海西州税务局已先后荣获全省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先进单位;“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委织”等荣誉称号。全系统有7个单位分别获得“青海高原青年文明号”“先进基层党组织” “党建示范点(单位)” “党风廉政建设优秀单位”“海西州巾帼文明岗”“三八红旗集体”“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全系统有3名同志获得2018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活动“最美志愿者”、 全国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百家办税服务厅主任和青海省五一劳动奖章殊荣。
——创新税务文化载体,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在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机关”和“优秀公务员”为主体的文明创建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税务文化周”等系列活动。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丰富了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了干部职工的情操,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关爱培养民族干部,积极落实民族政策。加大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优先发展少数民族党员。目前,全州税务系统共有干部768人,少数民族干部65人,占总数的8.46%,其中副科以上少数民族领导干部10人;全州税务系统共有449名党员,少数民族党员78人,占党员总数的17.37%;积极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和饮食习惯,使各民族同志体会到海西税务大家庭的温暖。开展与少数民族干部的谈心谈话活动,局领导共谈心谈话70余人次,引导各族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促进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谅解,始终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2018年,蒙古族干部图孟巴雅尔身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家人陷入严重经济困境。州局发出爱心倡议书,仅一天时间,全州700余名税务干部自发捐款86,990元,海西税务人用实际行动绘出一幅“民族一家亲”的温暖画卷。
——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坚持开展扶贫济困。每年年初,州局党委都认真制定年度定点帮扶工作规划。2016年以来,州局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多次深入联系村进行实地调研,对75户贫困户建立“贫困户工作台账”。三年来,全系统向联点帮扶对象、困难家庭、老党员、贫困大学生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517,267元,惠及老党员、贫困大学生24人,贫困家庭75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扶贫济困、团结友爱”已成为海西州税务局创建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
——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长效机制。科学制定维护安全稳定的一系列应急预案,完善了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扎实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打击发票违法犯罪和各项专项整治工作,对机关办公楼、办税服务厅、居民楼等要害部位实施电子监控;实行领导值班制、领导带班制和安全信息上报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为地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提供坚强保障。

向贫困户发放慰问金
让创建在真情服务中“开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规划、制度不管如何炫目,都要在指导实践中得到检验,都要在“服务税户、服务基层、服务大局”的实践中显现功效。州局党委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们将“三个服务”作为贯穿创建示范单位活动的主线,引导干部职工争创文明示范窗口、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在真情服务中体现征纳关系和谐,在创新服务中实现超越自我。
——积极建设标准化、多功能办税服务厅。深入推进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升级改造了7个办税服务大厅,统一内部标识,整合办税服务区、咨询辅导区、自助办税区及休息等候区,致力于打造办税服务厅“安静工程”,通过设立24小时自助办税厅、推行“电子税务局”和网上申领发票、优化窗口职能简并办税流程等措施,为纳税人提供“优质且有感”的办税体验。借助“互联网+税务”的信息化手段,全州配置48台全新自助办税终端机,满足纳税人网上办税需求,让纳税人多跑网路、少跑马路,提高了办税效率,使纳税人办税更省心
——设立“全职能服务窗口”,提供特色服务。按照服务一个标准、征管一个流程、执法一把尺子的要求,推行 “一窗通办”“一键咨询”“一网办理”,大力推行免填单服务,减少了纳税人等候时间;推行纳税风险提示,帮助纳税人降低税收风险;建立税企微信互动平台、税企QQ群、“税e通”二维码服务平台,方便纳税人在网上查询涉税政策法规,浏览税务最新动态;针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设置蒙藏汉“三语”显示屏,开设蒙藏“双语”服务窗口,配备“双语”导税员;开展青年文明号、党员示范岗、“纳税人最满意的办税服务厅和工作人员”“学雷锋示范岗”评选等活动,提高了服务效能,切实减轻了纳税人办税负担,降低了办税成本,受到了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和谐征纳关系。全系统以“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切实创新监管方式,不断优化纳税服务,持续改进税收执法,统筹升级税收信息系统,推动全系统“放管服”改革提质升级。大力开展“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优化税收环境”主题活动,在各级税务机关层层动员,启动落实税收优惠“大宣传、大辅导、大调研、大督查”四项行动,并对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同步编制了每一项业务的办税指南,让纳税人“按图索骥”轻松办理税收优惠。据统计,2016至2018年,全局系统累计减免各项税收56.37亿元,全面释放了政策红利、改革红利。有力地支持了海西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人人维护税务形象,个个都是文明使者。经历了文明创建的洗礼,海西税务人深刻认识到“创在平时、建在工作中”,以创建促发展、增活力、强管理、树形象、惠民生,提素质,已成为了海西税务人的共识。站在新的起点上,海西税务人将再接再厉,辛勤耕耘,让文明创建绚丽之花绽放得更加鲜艳,为瀚海戈壁增荣添彩!
(国家税务总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税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