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5月23日电(记者 童芳)近期,四川省发布《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将加快推进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多位专家认为,三星堆不仅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亚洲文明互学互鉴、创新发展的见证。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李映福教授最近正在为古蜀遗址申遗做研究准备工作。他告诉记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古代四川被认为是一个闭塞、边远、落后的蛮荒之野,直到三星堆的发现,“沉睡几千年,一醒惊天下”。辉煌灿烂的三星堆文明有力地驳斥了古代四川“蛮夷说”,证实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恰似满天星斗,相映生辉。更重要的是,考古学家发现,三星堆不仅与中原文明、长江中下游文明联系紧密,更与古代亚洲众多国家有着文明的交流与往来。
据李映福介绍,通过考古发现的遗物、遗迹等,我们能看出三星堆与周边区域,甚至更加遥远的西亚、中亚都存在着密切的文化交流。比如三星堆发现的金杖、权杖头、金面具等遗物,在西亚、中亚和东南亚等地区的出土文物中都有发现。
专家们认为,三星堆不仅不是闭塞的,相反它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文明。它在与亚洲其他地区伟大文明的碰撞、融合、交流中形成了高度发达的独特文明,成为中国古代文明多样性和开放性的典型代表。三星堆的历史再一次表明,文明从来都是在交流互鉴中生存发展,封闭只能带来衰落,开放包容才能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