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徐秋艳)近年来,八马茶业党委立足公司全产业链、全茶类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产业链党建新模式,形成产业链“3123”党建工作法,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企业文化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锻造“三链条”,产业链上树党旗。坚持把党组织设置与公司治理架构紧密相嵌、互融互通,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组织网络。一是锻造组织链条,公司党委沿着“基地—生产—管理—销售”四个一级链点分别设置茶园基地、茶叶工厂、全程质量安全联盟、销售中心4个党支部,并在二级链点上设置20个功能性党小组,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管理体系;二是锻造人才链条,树立“以业引才、以才兴业”理念,搭建差异化人才平台,加强精准化人才引育,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人才梯队,目前公司集聚各层次各类型优秀人才88名,其中国家级、省级人才2名,市级高层次人才6名;三是锻造安全链条,建立“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的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开展“关键岗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质量监督有党员,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次品、党员身边无违章”的“三有三无”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党员全程参与茶叶质量安全管控、带头落实茶叶质量安全要求。
铸造“一主心”,产业链上强引领。坚持把加强组织建设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以“三化”促进公司党组织作用发挥。一是地位作用制度化,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企业章程,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二是班子建设一体化,推行党群组织领导班子与公司决策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公司党委书记由副总经理担任,4名部门经理任党委委员兼下设党支部书记和群团组织负责人;三是党企互动常态化,建立党群企联席会议制度,党委每季度牵头召开一次党群企工作联席会议,通报党群企任务落实情况,协商讨论公司重要决策事项,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建造“双平台”,产业链上立标杆。坚持把激发党员、人才活力作为促进企业发展“动力因子”,创新作用平台,引导党员、人才在服务发展、推动创新、引领转型上立岗奉献、作出表率。一是创设“红马”先锋平台,对应公司倡导的安全、对口、正宗、稳定“好茶四大标准”,引导党员对标看齐、争当“红马”;二是创设“匠人”创新平台,坚持“中国好茶,八马智造”,组建科技攻关团队,联合多家国内著名自动化研究机构,研发第五代乌龙茶连续化智能化精制生产线,茶产品生产加工能力超过6000吨,机械化程度达到90%,生产成本降低30%,实现了茶产品从鲜叶到产品全自动、智能化、无菌化的生产。
塑造“三文化”,产业链上聚人心。坚持“以党建引领文化、以文化凝聚人心”,发扬和传承八马“茶人”精神,推动党员、职工形成与公司发展同心同向的价值理念。一是塑造“茶人”文化,打造全国首家国家非遗铁观音技艺馆——“八马铁观音技艺馆”,定期组织党员、职工“零距离”学习传承“只为一杯好茶”的铁观音技艺;二是塑造“家和”文化,建设党工团活动中心,并开展党委书记接待日、心理咨询等活动,为党员、职工自我提升、休闲娱乐、排压减负提供服务;三是塑造“大爱”文化,党委积极引导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组织党员、职工参与扶贫济困、助学赈灾等公益爱心事业;四是积极探索“产业链+精准扶贫”模式,参与“百企联百村帮千户”活动,与基地所在村开展“村企共建”,通过产业链将精准帮扶的触角延伸到农村一线,组织公司制茶工艺大师、党员服务队深入茶农家中开展技术指导,吸纳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0余人,帮带1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