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仄仄听蛙声
刘福田(河南)

    一入夏,池塘生幽草,草丛传蛙声。这蛙声拨动了我心底那根柔软的弦,心绪仿佛踱步在乡村田野,依稀品读到那些平平仄仄的诗句。

    听,蛙声如鼓,敲击着诗人的心房。“草间蛙声忽三两”,杨万里描绘的是蛙声零落三两声;“一湖春月万蛙声”,曾由基描绘的是万蛙齐鸣响彻天;“水声嘈杂蛙声小”,赵蕃笔下的蛙声在嘈杂的水声中难以辨清,“蛙声十里出山泉”,查慎行笔下的蛙声却声响十里,气势雄壮……千变万化的蛙声,汇成了大地上最纯美的音乐,这天籁之音,使诗歌充满了田园气息。

    听,蛙声悦耳,激起诗人的灵感。晚唐诗人韦庄在《三堂东湖作》里写道:“蟾投夜魄当湖落,岳倒秋莲入浪生。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蛙声。”秋日,村居无事的诗人在月明星稀的夜晚静静地游览东湖,他用清新秀丽的笔触刻画出了东湖的湖光山色,并寄寓了自己悠然自得的闲适情怀。“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蛙声”,诗人认为,在黄昏烟雨的一片朦胧中,最能增添诗兴的,便是池塘里的一片蛙声。

    听,青蛙鸣唱,好似诗意的乐曲。“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贾弇笔下的蛙声如管弦般优美;“谁云老子无呵导,塘上蛙声鼓吹随”,刘克庄笔下的蛙声如鼓点般激越;“田家无五行,水旱卜蛙声”,章孝标在《长安秋夜》里将蛙鸣写成了农谚,原来,因蛙肺小而薄,需借助皮肤的帮助才能鸣叫,而蛙薄薄的皮肤能够敏感地察觉到湿度的变化,雨前雨后,空气湿度大,故青蛙的叫声尤为洪亮,这叫声说明今年雨水充沛,预示着五谷丰登。因此,范成大的“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辛弃疾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更是独具匠心,流传千古。

    在这蛙鸣阵阵的仲夏,平平仄仄诗句借着蛙声由耳入心。

当前:4版(2019年06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