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图书 要力求原创精品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儿童群体,他们对图书和阅读的旺盛需求推动我国成为童书出版大国。据统计,2017年我国出版新版少儿图书2.3万种,共有8.2亿册,无论是品种还是印数,都稳居世界第一。但出版界在迎来童书黄金时代的同时,也面临着创新不足的困扰。(6月4日《人民日报》)

    如今,儿童阅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经常为孩子购书,希望他们通过阅读增长见闻、获得知识。儿童阅读需求的日益旺盛,带动了童书出版行业的发展,在一些图书销售网站公布的图书畅销榜单上,销量排名前十的图书中总不乏童书的身影。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儿童时代就开始培养孩子爱好阅读的习惯,对其的成长十分有益。孩子要读书,更要读好书。目前国内童书出版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优质图书比例偏低,跟风出版的现象十分普遍,造成同类书籍扎堆,同质化问题突出。就拿《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这样的经典作品来说,目前市场上各类注音版、绘本版、双语版的同名书籍就多达2000多种,令人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选择。与此同时,图书市场上每年出版的童书原创新作很少,能够畅销的更是少之又少,畅销榜上常年都是“老面孔”,这也容易让孩子在阅读兴趣上产生审美疲劳。

    童书出版所面临的问题,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原创力不强。除了有原创童书出版周期长、成本高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专业人才的匮乏,也是童书创新的一块短板。多数出版社认为,相比于做童书原创,引进国外儿童图书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要少得多,而且引进的图书已经过国外市场的检验,经济效益更能得到保证。人们需要看到的是,国外与国内在教育环境、风土人情等方面看依然有区别,引进的图书在内容和价值观上未必适合我们的孩子,加强原创,依然是国内童书出版业不可回避的课题。

    提升童书出版的原创力,一方面,出版社要把原创出版摆在更为重要的战略位置,在出版立项、资源分配上予以倾斜,同时政府也要加大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提供更有力的政策引导;另一方面,要注重童书创作人才的培养,通过设立奖项、征集评比、物质激励等方式,吸引和鼓励更多人才投身童书创作,壮大童书创作队伍,增强童书原创能力。

    图书的质量关乎阅读的成效。童书是为祖国的花朵们所著,更要精益求精、力出精品,要针对国内儿童所处的环境特点和认知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童书创作的重要素材,让儿童在阅读中增强文化自信、增进民族认同,引领他们走上成人成才的正确道路。

当前:A3(2019年06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