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质疑“羿射九日”是一面镜子
付 彪

    小冯的质疑引发不少家长和网友的点赞;人教社在回应中,也肯定了小冯的质疑,这是我们乐见的。在一些人看来,教科书是经过专家研究审核过的,即使心存疑虑,往往也是放在心里,不敢明确指出来。无疑,小冯是拥有质疑精神的孩子,这在教育模式不断变革的今天,具有鲜明导向意义。

    据《山海经》《淮南子》等相关文献记载,“羿射九日”这个神话故事中并没有“蹚九十九条大河”一说。教材中关于后羿“蹚河”的描写,不过是编者“用夸张的手法展示他的神力”。没想到这样的描写却“用力过猛”,导致了自相矛盾。

    相比用词不当的问题,逻辑方面存在问题更会阻碍孩子想象力的发挥。小学教材中的文章,无论是古诗词还是神话故事,都将对孩子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充满了神奇的想象,会有很多夸张的描述。不仅要注重文字的优美准确,也须保证逻辑的严密无错。“符合逻辑”则是对教材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

    早在2010年,某民间教育研究团体发表了有关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报告,他们认为存在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等问题。其中,事实的缺失即是损害真实、裁剪真实。如《羿射九日》中前面说“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后面又接着出现“蹚过九十九条大河”,就不是以真实为基础的描写,很容易变成教育指定观念和意识的灌输,也容易造成教育对象逻辑的混乱。

    教材的准确性、常识性、逻辑性,兹事体大。从这个角度看,小学生质疑“羿射九日”是一面镜子,我们在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有质疑精神的同时,更应当对教材编写保持足够的敬畏感,尤其是要以尊重事实、符合逻辑为基础,哪怕有一点失实之处,都要予以纠正。

当前:一版(2019年06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