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褂穿在身,左手折扇、右手醒木,一段传统评书《西游记》说得绘声绘色;画个大花脸、扮个俏花旦,小小年纪就能登台演大戏……
7月13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少儿戏剧场又闻醒木声,还有那锣鼓响、咿咿呀呀好戏唱不停,真叫热闹。由首都文明办主办,北戏承办的第四届暑期最美少年传统艺术学习体验活动拉开帷幕,来自北京16个区获得“美德少年”“北京新时代好少年”以及“社区文明小使者”荣誉称号的60名少年儿童走进北戏,在这里开启传统艺术学习之旅。
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
“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你之前看过京剧吗,分在哪个班?”开班仪式现场,不少小学员已经跃跃欲试打听起身边同学的名字,交起了朋友。据悉,参加本届学习体验活动的学生均由各区筛选推荐而来,他们事迹突出、品学兼优、示范带动性强,在全市少年儿童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中既有小学生,也有即将走进大学的高中生。
首都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传统文化授课培训和体验,让小学员们能够汲取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播撒美德之花的种子,推动未成年人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让孩子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丰富生活经历、增强自信是很多家长愿意送孩子参加体验活动的初衷。“我们家孩子平时报的兴趣班比较多,夏令营也参加过很多次,对孩子性格的塑造特别有好处。孩子眼界开阔了,也会更自信。”学员付杰的妈妈李旭辉说。付杰则表示,自己平日对艺术比较感兴趣,学习过萨克斯、美术等艺术课程。今年上半年还曾去安徽游学,第一次听了安徽黄梅戏,觉得很有韵味。对即将迎来的京剧和曲艺学习,非常愿意深入了解。
体验课程丰富多彩
为了让学员们度过充实的艺术之旅,本次活动设计了丰富多彩的体验课程,授课教学、观摩演出、实践体验、成果展示环环相扣,内容充实。授课教学环节由名师名家坐镇,京剧表演艺术家许翠、单弦表演艺术家赵玉明、北戏曲艺系主任张怡等相关领域的大咖授课,由浅入深,从身训、发声的基本功学起,引导孩子们逐渐走入艺术殿堂。
学员们的基础千差万别,如何既让零基础的学员听得懂,又让有底子的学员更进一步?为此,北戏在尊重学员意向的基础上进行了分班。开班仪式上又初步考察了他们的功底,对个别学员进行了调整。最终,本次体验活动分成京剧和传统曲艺两个班级。京剧班又细分成 4 个组别,在通识课程之外专攻不同的行当,男生分为老生和花脸,女生分为青衣和花旦;曲艺班男女生也在共同学习吐字发音技巧后,男生学评书,女生练单弦。如此,孩子们不仅能够形成对传统艺术的宏观印象,还可以学到真本领。
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热潮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进行系统化的学习,首都文明办与北戏精心策划,打造了全封闭的环境,提供食宿,统一管理,让孩子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学在一起。孩子们脱离了固有的生活环境,少了对家长的依赖,不少孩子学会了新的生活技能。
来自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中心小学的王思淼小朋友在校读书时就受益于北京戏曲进校园的课程,对京剧艺术已经有了一点了解,听说这次能专门进校学习,早就盼着放暑假快点开始上课了。“我在学校里看京剧老师表演的时候,就觉得演员很有范儿,一颦一笑都特别帅,听说这次我们也有机会扮演戏曲人物,真是特别期待。”王思淼说。
近年来,首都文明办联合北戏在全市未成年人中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传统美德,推出一系列传统文化教育的新举措。推出《 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舞台剧走进京津冀大中小学校进行巡演,北戏还专门打造了适合少年儿童观摩演出的少儿戏剧场,让未成年人有更多精神文化的获得感、成就感,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