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来天的暑假,是许多孩子期盼的“好日子”。但不少孩子一放暑假,脱离了规律的校园生活,很容易放任自流。怎样帮助孩子在暑假期间,用好课余时光,度过一段充实、精彩的课余生活?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但这些目标的实现,总离不开家长的提前规划、精心安排与适当督促,更离不开家长亲力亲为的陪伴、帮助与引导。在暑假里,我认为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让孩子的假期生活更有亮点。
陪孩子看几场电影。虽然现在的孩子有电视和手机这样更加便利的观影渠道,但上电影院看电影,比在家看视频更具仪式感,因而通常更能够激起孩子的兴趣。我小时候,对夏季的露天电影总是充满着期待,家人也总带着我一起去看,这种美好的家庭生活的回忆,至今还温暖着我的内心。此外,通过观看一些内容积极向上的励志影片,会启发孩子的思考,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情以及面对困难、战胜自我的勇气。向孩子叮嘱观影注意事项,也可以增强孩子的公德心和文明意识。除了看电影,上图书馆、参观展览、户外健身等等,都是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也是加深亲子互动的好方式,家长应该多抽时间陪孩子进行这些活动
与孩子来一场旅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的意义不仅是游山玩水,更是一种“教育投资”。无论是选择家乡的景点,还是全国各地有名的景区,家长应优先选择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地方,让孩子放松心情的同时,也能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如名胜古迹、博物馆等。当然,不管是看了电影,还是参观了风景名胜,最好能引导孩子动脑动手,把心底最深刻的领悟与感受用语言讲述出来、用文字记录下来、用画笔描绘出来,这样既能把脉孩子的思想动态,又能锻炼孩子的表达和创作能力。
看几场电影,来一场旅行,除此之外,时间还剩不少,怎么让孩子支配?虽然很多人都认为假期的补习培训给孩子增加了课业负担,过度的兴趣培养也让孩子苦不堪言,但我认为不可一概而论。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与需要,选择适合的暑假辅导班或培训项目,甚至主题夏令营。这一方面有助于孩子补足短板、发展特长,学习效果理想的话,也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自信,进而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此外,孩子还需要一个合理的时间表来安排每天的日常生活。比如说,这个暑假,我是这样安排孩子的日常作息的:星期一到星期五,早上起床后,晨练跑步,上午看书,午饭后洗碗;下午练书法,扫地,晚上和爸妈看电视、散步。星期六和星期天安排则很灵活多样,比如和爸妈在家做美食,一起去唱歌,或全家外出郊游、参加义工活动等等。
总之,无论是寒暑假这样的长假期,还是日常的周末、节假日,家长都要尽量与孩子多相处多谈心,不要让孩子孤独地“宅”在家里,而要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孩子度过美好的课余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