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产动漫电影上映数量开始多于进口动漫电影,并且票房差距在不断缩小,国人对国产动漫的认可度正在不断上升。近年来也的确诞生了《大护法》《大圣归来》《大鱼海棠》《昨日青空》《白蛇:缘起》等优秀的国产动漫作品。但是,不得不承认,国产动漫还有一些难以攻破的因素限制着发展,在此笔者总结了4大制约国产动漫发展的因素。
1 缺乏的不是技术,是高端人才
在3D动漫方面,21世纪初,因为政策优惠,我国培养了大量3D技术人才,其中一部分分流到了3D游戏制作,而剩下的,不少都去制作3D动漫,这就是为什么国产动漫大多数都是3D动漫路线的原因之一,同类人才多了,劳动力自然就廉价了,所以成本也就被压下来了。
而手绘动漫,众所周知,我们会做手绘的人才是不少的,但缺乏高端的第一原画师,和策划层面的动漫人才,例如动漫策划、动漫制片人、动漫剧本家、专职的动漫导演等这些前期工作中就需要发挥潜能的动漫人才,而不是缺乏底层的人才和技术。
2 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众所周知,好的动漫IP产生的经济收益,不仅是从作品本身,更多的是从衍生产品,也就是动漫周边中产生。就拿迪士尼公司的作品来说,已经衍生到在世界各地开展动漫主题的游乐园,这其中资本的注入量,和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而中国动漫还没有形成这样的产业链。国产动漫能够通过动漫周边来赚钱的作品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当然,这也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观众还没有对某个固定的动漫IP产生足够的认可之前,就想靠动漫周边和衍生产品来赚钱也是不实际的,但是这部分的铺设,却必须要做。
3 知识产权保护的匮乏
曾经有报道称,中国有大量的动漫制作公司因为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而面临赤字,而事实上,这也和笔者刚才提到的,形成完整和健康的“产业链”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会导致衍生产品盗版频出。这会直接损害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
4 不“唯利是图”
之前国家对国产动漫有着强力的政策支持,除了限制国外动漫在黄金档的播出来保护本土文化外,还按动漫制作时长来补贴动漫制作企业,但是这样的“好心”却没有做成好事。不少别有用心的企业,盯着靠时长来的补贴,不断制作水平低劣的动漫,“骗取”政策补贴。据了解,中国动漫的片长总长,占到了全世界动漫片长的五分之一,这是这种补贴政策下的“恶果”,动漫的数量是上升了,但质量却反降了。
因此,笔者以为,文化是需要积累的,经济固然是好的文化输出的基础,不过技术、人才、政策都是为好的文化输出保驾护航的必备因素。中国动漫如果能突破这4条制约发展的因素,一定会比现在进步得更快,走得更远。
(据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