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公安局:推进三项公安改革 助力彝区脱贫奔康
沈文俊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力冲刺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坚持“警务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警务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警务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着力打造公安改革新引擎,为决战深度贫困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搭建人口信息平台,助力“脱贫攻坚”

    补齐“无户人员”信息短板,实现“信息联通”。针对外县彝族村民无序流入峨边境内成为“黑户”,游离于扶贫规划外等问题,县公安局主动作为,会同民政、卫计等部门及所属乡镇对全县无户人员进行全面清理,实现“无户人员”信息与政府扶贫信息平台联通对接。

    搭建“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数据互通”。完善公安户籍和“一标三实”大数据信息,从信息采集、分析等多个方面研判规划“脱贫攻坚”,不断完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动态管理和精准考核等多个环节,形成扶贫攻坚工作中的目标识别、贫困治理、动态管理等系列过程。

    建立扶贫融资平台,实现“资金融通”。充分发挥实有人口和“一标三实”信息管理平台作用,主动协调农村信用合作社、银行、民间资本等金融机构,依托实有人口和“一标三实”信息管理平台为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业提供小额信贷资金支持,助推贫困户脱贫增收。

    便民利民措施,服务“脱贫攻坚”

    让信息“多跑路”,使群众“少走路”。一是服务科技化。投入8万余元购置出入境自助填表机和身份证自助受理设备,进一步简化办证程序。二是服务网络化。紧跟“互联网+”时代步伐,实行网上咨询和办事预约。三是服务便捷化。启动居民身份证跨省异地受理工作,为800余名外省户籍的在峨务工人员办理了身份证,解决外省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让服务“多进门”,使群众“少出门”。组建“户籍业务服务队”,坚持“群众休假我上班,群众不便我上门,群众审批我送件”为民服务理念,为贫困户和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和预约服务,让群众省心省事。

    让自己“多分忧”,使群众“少担忧”。针对部分困难群众在家产子,新生儿没有医学证明无法入户,而贫困户又难以承受DNA鉴定费用等问题,主动协调市上有关机构,为建卡贫困户提供免费DNA鉴定服务,使贫困群众顺利办理入户手续并纳入扶贫规划。

    构筑“打防控”工作格局,护航“脱贫攻坚”

    落实“三防”措施,联勤联动维护扶贫秩序。一是“二必二快”破侵财案件,防范受窃致贫。对涉及盗窃贫困户家禽家畜、摩托车和电信诈骗等“盗抢骗”侵财案件,严格落实“分管领导必抓、所队领导必管、案件快破、赃物快追”的警务运作责任制。二是“三警”协同治“赌毒”,防范赌毒致贫。大力开展涉赌毒治理,严格落实“治安禁毒部门端赌毒窝点,派出所管控赌毒社会面,刑侦部门重点打击以盗养吸刑事犯罪”等工作措施,形成工作合力,防范因赌毒致贫。三是“点、线、面”综合施治,防范事故致贫,做到在“点”上防酒驾超载、在“面”上防超载超速、在“线”上防交通事故。

    落实“三进”措施,安全防范提高扶贫能力。一是普法宣传进村寨。上门指导贫困群众提高防盗窃、防诈骗、防毒品、防事故等防范意识。二是科技防范进农户。深入重点贫困村开展“送安全下乡”活动,动员贫困户安装家禽家畜防盗系统和摩托车防盗产品。三是项目服务进工地。组建2支扶贫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服务队,排查整治突出治安问题。

    建立“三位一体”社会治理模式,治安联动净化扶贫环境。一是主动到农村“红白喜事”户宣传交通法规,劝导违法行为。二是建立派出所与“德古”调解室联动,防范“民转型”案件发生和“两高”致贫。三是组织村民开展村民自治,在派出所指导下开展巡逻防控,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将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纳入防控视线进行重点保护。

 

当前:B3(2019年08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