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交通变迁 映射70载芳华
李林晅

       记者在凉山州木里县采访马背上的“绿衣天使”、全国道德模范王顺友

 

    新中国即将迎来70周岁生日。70年来,我们的祖国从“百废待兴”发展到如今的“枝繁叶茂”,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从无到有”的华丽转身。交通的变迁就是其中最鲜明的符号之一。

    今年5月,报社“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文明的印记”栏目采访组来到四川省凉山州,我有幸以成员的身份先后来到凉山州木里县俄亚乡、东朗乡以及李子坪乡等地采访,了解到当地道路交通的发展变迁,也深刻地感受到“路”对一座地区发展带来的巨大的力量。

    凉山州位于高山峡谷地区,新中国成立前,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凉山基本没有公路,百姓散居在大山中很难外出。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深山里的百姓与外界联系,也往往依靠的是穿梭在山上的邮递员,他们牵着马,翻山越岭,将信件、包裹以及邮票送给乡亲,让他们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而通过马蹄踩出来的路,也成为了百姓出行的路,这些路也被称为“马班邮路”。

    近年来,凉山交通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地区通上了平坦宽阔的公路,马班邮路也成为历史,邮递员可以通过摩托车、汽车、无人机送邮。而从1984年就开始走马班邮路的王顺友,见证了凉山州道路发展的巨大变化。

    在木里县邮政局的院坝里,我见到了这位马背上的绿衣使者、全国道德模范——王顺友。他看上去比同龄人更老一些,行走时有一些吃力,一旁的木里县邮政局总经理黄勇对我说,“多年的马班邮路生涯,整日风餐露宿,他现在身体不太好。”

    喜欢唱山歌的王顺友对我唱起了他自编的歌谣:“要学雷锋一个样,为人民服务不算苦,再苦再累都幸福……”他回忆起年轻时的邮路生涯:“那时候每个月的投递班期为2班,一个班期14天,往返一次要28天,路非常难走,途中要穿越荒芜人烟的原始森林,下暴雨时要小心泥石流,夜晚不敢睡觉,经常偶遇豺狼等野兽……”但尽管如此辛苦,王顺友依然坚持了二十多年,他说:“送信就是为党做事,为党做事要吃得起苦。”

    提到如今邮路的变化,王顺友不由得感叹祖国的日益强大,他说:“随着祖国建设得越来越好,现在我们这里的交通条件好太多了。邮递员都是开车送邮件,很方便。”如今的王顺友尽管不再送邮,但依然坚持为党员讲党课,传递马班邮路精神。

    5月22日下午,我来到了凉山州木里县俄亚乡。在采访俄亚派出所所长马金权这位老警察的两天时间里,我在感受到在凉山州偏远山区工作不易的同时,也感受到凉山交通的巨大变化。

    我刚到达目的地时便提出让马金权带我去派出所看看,这位皮肤黝黑的彝族汉子指着一座山上的两层小楼对我说:那就是派出所。马金权告诉我,以往没有路,上下山只能骑马,后来公路修通了,终于可以开车上下班了。

    第二天,我跟随马金权去俄亚乡俄亚大村走村入户,结束后经过一条河,马金权指着旁边河上的一小段溜索说:“体验一下溜索吧。”说话间他已经熟练地站进桶里,迅速地滑向了对面。

    马金权告诉我,初来俄亚乡时,溜索是走村入户的必经之路,他常常需要滑过距离水面十几米、长四五十米的溜索才能到达村落。第一次坐溜索时,马金权呆呆地在岸边站了10分钟才鼓起勇气滑过去。

    “近年来,四川陆续完成了凉山‘溜索改桥’项目,这些仅存的小溜索也渐渐变成了历史。”马金权告诉我。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以交通为代表的凉山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截至2018年底,凉山州公路总里程突破2.7万公里,州到县三级以上公路全面畅通,水运通航里程860公里。从爬坡出村到村村基本通硬化路,从物资出入靠人背马驮到已有64.42%建制村通客车,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州正凭借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加快摆脱贫困、迈向富裕。

    

当前:2版(2019年09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