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片段中读出伟大
袁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半年报社推出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文明的印记”栏目,给了我一次去追寻70年新中国历史片段的机会。

    72岁的王智敏老人是我的第一位采访对象,在这位攀钢退休员工身上,我了解到了第一个重要线索——三线建设。

    最初的我和当下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对“三线建设”感到陌生。“三线建设”是指1964年到1980年,在中国中西部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采访王智敏,让我体会到了这段历程中凝结的热血和汗水。

    王智敏是当年支援攀枝花三线建设的民兵团18连的“铁姑娘”。当年她所在的18连参与了朱家包包大会战。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1971年5月初的一天,她和战友们正在五道河进行扫尾工程时,坡下的卷扬机突然出现故障,整个施工现场陷入停工待料的困境。该怎么办?就在大家不知所措的时候,人群中传出一声呐喊“上啊!冲啊!”一群年轻人的热血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大家一拥而上,争着扛水泥、背工具,在70度左右的斜坡上来回奔走着,却丝毫不觉得累。看着兴奋地讲诉着当时情景的王智敏老人,我仿佛也穿越到了她的过去,和她一起争分夺秒地搬运物资,流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汗。

    成昆铁路、襄渝铁路等8000多公里铁路线,攀钢集团、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上千个建设项目,攀枝花、十堰等多个平地而起的新兴工业城市……这些伟大变化的背后正是王智敏等数以万计的三线建设者们的力量,他们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他们的青春也因为承载着这段历史而更加闪耀。

    我追寻到的另一个重要印记来自赵家骥老人,在这位81岁的普通教育工作者身上,我感受到了70年来新中国教育发展的飞跃。

    赵家骥老人依然活跃在我国教育建设的第一线,当我们第一次向他提出采访邀请时,老先生很干脆地拒绝了,他说:“我只是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不需要宣传。” 等到第二次邀请时,我们开门见山地说“希望能通过对他的报道,让农村教育受到更多关注”,他听后精神一振说:“农村教育我倒是乐意讲的。”

    1982年,刚就任乐山市教育局长的赵家骥立刻深入农村进行调研。他说,当时摆在农村教育面前最大的困难,就是穷。因为穷,不少孩子被迫辍学;因为穷,学校教育资源受限。“你们这些年轻娃娃哪里晓得当年条件有多差。”老人长长地对我叹了口气,许久后才继续讲述,“当年我在井研县调研时,看到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基本不写板书,下课后我批评了这位老师,老师很无奈地解释说,当天学校定量的两支粉笔他已经用完了。”

    听到这,我惊讶地说不出话,年轻一代的我们,可能从没有想过要去计算一支粉笔的价钱,也更没想到会有一所学校,只能负担起校内每名老师一天用两支粉笔的预算。看着自己手里的笔,我忽然有些难受,忍不住轻声问道:“那当时找到解决方法了吗?”

    “当然,根据各地的情况,我们规划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老先生的回答让我松了口气。

    那一天,我们聊到了全国扫盲运动,聊到了高考,聊到了九年义务教育,也聊到了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老先生无不感慨地说:“70年呀,真的是翻天覆地。现在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好了,师资力量强了,学生的机会也多了。” 知识改变命运,中国对于教育始终如一的重视,改变着中华民族的命运,也诠释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富民,育人为先”的含义。

    在一次次的采访中,我从一个个“小人物” 身上、一块块时光的片段中,深刻地感受到这70年历史的伟大。从成昆铁路通车,到如今四通八达的高铁、动车;从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的发射,到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的壮举;从深圳小渔村蜕变为大都市的奇迹,到悬崖村脱贫攻坚的脚步……国家在向前不断发展,壮丽70年的文明印记在于过去,更在于未来。而我作为媒体人的使命任务,就是将这伟大征程中每一个真实片段一一记录。

 

当前:2版(2019年09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