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书趣
黄侃

    苏东坡“抄书”:北宋时有个叫朱载的人去拜访苏东坡许久也不见他出来。原来主人正在专心致志地抄《汉书》。朱十分惊讶:“以先生的智慧和才学,还用得着抄书吗?” 苏东坡说:“我学识还很肤浅,这是我第三次抄《汉书》了。”

    袁枚“吃书”:清代诗人袁枚说:“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痴瘤。”袁枚是把书当饭吃的,而且“善吃”,他咀嚼得法,品味有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杜预“痴书”:晋武帝时的朝中大臣杜预,特别爱读《左传》,读书读至痴迷的程度,每日坐卧不离书,外出时骑在马上还在读,因而被称为“书痴”。

    王夫之“嫁书”:清代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224卷,代表作有《读<通鉴>论》《尚书引义》等。他大女儿出嫁时的嫁妆是一箱书稿,他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

    鲁迅“爱书”: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每次看书前,他总是先洗手;一旦发现书脏了,就小心将它擦干净;不仅如此,他还学会了订书、补书等本领,自备有小刀、锥子之类的工具,如果发现书有破损,便及时修补。

    侯宝林“买书”:相声大师侯宝林幼时家贫,只上过3个月小学。但他为钻研相声艺术,不断买书,刻苦读书。一次,他在书摊上看到一本与表演艺术有关的书,爱不释手。钱不够怎么办?卖掉身上的皮袄,把书买回家。

    宗璞“恨书”:冯友兰之女、散文家宗璞的一篇题为《恨书》的散文中,写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说的是因为书多房窄,书把人“逼”到了缝隙里…… “恨”其实是“爱”,否则父女两人怎么会有那么多书呢?

    唐敖庆“迷书”:我国著名科学家唐敖庆,早年在一个小镇上教书。每天清晨,他都会在乡间小道上读外语,有时走进了庄稼地也没有觉察。当地农民都说:“这娃子着了迷了。”

    茹志鹃“煮书”:女作家茹志鹃的书房里挂着写有“煮书”二字的条幅,她说:“书光看是不行的,看个故事情节等于囫囵吞枣,应该精读。然而还不够,进而要‘煮’。‘煮’是何等烂熟、透彻。”

    刘绍棠“藏书”:作家刘绍棠爱藏书,他家中的书用十个书橱也装不完,于是只好把装不下的书藏进了斗橱、大衣柜或包装冰箱用的大纸盒子里,因为暗藏无处,只好明摆,家里的床头、墙角、阳台上都是书。

    周扬“赠书”:现代文艺理论家周扬是个藏书家,他生前省吃俭用,工资和稿费大多用于购买书籍,藏书达上万册。周扬的藏书都是他自己亲手整理,写有标签,排列有序,他晚年重病染身,立了遗瞩,把藏书“全部送给现代文学馆留念。”

 

当前:4版(2019年10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