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养犬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犬只在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特别是不文明的养犬行为给城市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为进一步促进社区居民群众依法养犬、文明养犬,加强犬类管理,维护城市环境和社会公共秩序,推进文明城市创建,2019年9月30日,山西省晋城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强市区建成区犬类管理的通告》,全市各有关部门纷纷行动,陆续制定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实行城市养犬登记管理,并出台了倡导文明养犬的新举措。这一系列“倡议+禁令”能否规范养犬?如何“立规矩、守规矩、成习惯”?
文明养犬,从给狗狗“落户”开始
《关于加强市区建成区犬类管理的通告》划定了养犬重点管理区,在重点管理区内,严禁单位和个人饲养大型犬、烈性犬。2019年10月10日,晋城市文明办发布了《晋城市文明养犬倡议书》。2019年11月1日,实行城市养犬登记管理,每一条狗都得到辖区派出所进行登记。一时间,为狗狗申领“身份证”“上户光荣”成为了晋城的新风尚。
“现在无论是走在街上还是在公园锻炼,都很少见到大狗了,遛狗牵绳的人也多了!”家住银杏小区的张女士发现,相比一个月以前,如今市区养狗规范了许多。截至2019年12月,晋城市区已经有4344只狗狗领到了自己的“身份证”。
截至2019年12月2日下午6点,全市5373只犬只完成了免疫,4344只犬只完成了登记、领到了专属狗牌。”晋城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的民警张鹏告诉笔者,自城市养犬登记管理实施以来,在市民们的一致叫好声中,工作开展得极其顺利。“第一批狗牌上市后,看到养犬人争相为自己小狗上牌的热情,我们又加紧制作了第二批。”
文明养犬,让流浪狗“有家可归”
“有主狗登记,无主狗收容”是“城市养犬登记管理”工作的两大重点。经过晋城市公安局招标、实地考察后确定了两家狗场,用来收容无主狗、流浪狗。
“所有的流浪狗来了以后都是先登记,什么时候送来的,谁送的,什么犬种,身高体重,还要拍照、免疫,然后登记在册。”狗场负责人陈先生告诉笔者,收容的流浪狗登记资料全部是纸质一份、电子一份。每只狗都要经过消毒、免疫后,才能正式入住狗舍。
张贴公告、发放文明养犬倡议书……在一系列的举措下,市民的文明意识、文明习惯、文明行为逐渐养成,越来越多的晋城市民主动牵起了狗绳,拾起犬只粪便,从“立规矩”变成了人们自觉遵守的文明习惯。
文明养犬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一步,晋城市文明办将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继续开展文明养犬宣传进社区活动、曝光不文明养犬行为等,让文明养犬意识深入人心,让文明养犬成为全社会的行动自觉,共建和谐文明的美丽晋城。